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例心衰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sICAM-1及CRP水平.比较分析心衰患者及不同程度心衰患者之间sICAM-1、CRP水平的变化,以及sICAM-1与CRP的相关性.结果心衰患者血清sICAM-1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二者均随心衰程度加......
作者:陶志刚;于凌云;王洪敏 刊期: 2004- 01
-
18F-FDG与99mTc同时心肌显像对不同缺损大小的模型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模型试验旨在评价18F-FDG及99mTc同时心肌显像(DISA)的准确性.方法应用标准心脏模型进行心肌断层采集.模型内部备有不同大小的缺损块,模拟心肌梗死,分别为整个心肌容积的3%、5%、10%及15%.模型内部注入99mTc-O4-74MBq(2mCi)及18F-FDG11.1MBq(300μCi).使用配备超高能准直器的Varicam双探头SPECT,行双核素心肌DISA.采用......
作者:魏红星;史蓉芳;田月琴;郭风;沈锐;刘秀杰;何作祥 刊期: 2004- 01
-
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与血管疾病
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它不同于细胞坏死,是细胞接受某种信号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一种主动的、在一些凋亡相关基因调控下的死亡过程.某些致病因子可使细胞凋亡的调控失常.细胞凋亡的失调会引起人类许多疾病,过度的细胞凋亡可能导致器官萎缩及衰竭,细胞凋亡的不足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结构重构.本文就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与血管疾病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陈斌;邓玉莲 刊期: 2004- 01
-
乙酰胆碱激活钾通道在人心房颤动电重构及离子通道重构研究中的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岁以下的人群平均发病率低于0.5%,而65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发病率竞高达5%以上[1].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房颤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系列基础与临床问题的研究亟待开展与深入.近几年,通过对于房颤机制的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电重构(elec-tricalremodeling)的概念,并从分......
作者:张标;曾晓荣 刊期: 2004- 01
-
对氧磷酸酯酶-1与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对氧磷酸酯酶-1(PON-1,Paraoxonase,EC3.1.8.1)又称芳香基二烷基磷酸酯酶,属于水解酶类.PON-1在有机磷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降解有机磷酸、芳香羟基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对有机磷杀虫剂和神经毒剂如沙林(Sarin)、索曼(Soman)具有降解作用.PON-1亦可以参与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参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
作者:杨玉恒;原淑鸿;夏岳;刘坤申 刊期: 2004- 01
-
心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的出现使心脏外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外科医生可以在一个无血、安静的手术野里对心脏的畸形和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但是由于主动脉的阻断,心脏处于一个缺血、停跳的状态,术中必须对心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应用心肌保护液对心肌预处理,以使心脏避免缺血和再灌注的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对心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涛;闫玉生 刊期: 2004- 01
-
循证医学概述(一)
1概述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医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萌发,90年代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于当今现代科学技术,为临床医学实践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倍受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发展十分迅速,并被认为临床医学实践开始了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时代的转变.......
作者:徐应军 刊期: 2004- 01
-
心脏移植的临床实践(四)
2.4.7异位并列心脏移植方法并列异位心脏移植是指保留患者本身的心脏而同时将供体心脏植入,置于右侧胸腔内.供心和受体本身的心脏按治疗目的不同互相连接,理论上共同承担循环功能.异位心脏移植的治疗目的有二种,其一是起左心辅助作用,其二是替代受体已衰竭的心脏起全心功能作用.异位心脏移植的患者选择、供体选择、禁忌证基本上和原位心脏移植相同.唯受体的肺动脉高压可不作绝对禁忌证处理,但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作者:翁渝国 刊期: 2004- 01
-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的治疗策略(一)
基因组学对致病基因揭示的潜在作用,将会拓展目前疾病治疗的领域和视野,使心脏病学家对患者直接进行细胞和分子生理水平的干预.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组科学技术的介导,将增加心血管疾病遗传学研究的竞争性、持久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致病基因将成为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目标.这一加强的细胞治疗和基因组学的革命,将需要生物学和医学工作者在广泛的领域进行密切合作,以促进21世纪医学实践的发展.......
作者:杨水祥;胡大一 刊期: 2004- 01
-
第四届长城国际循证心脏病学会议
......
作者: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PCI的临床疗效分析
- 2 维生素D缺乏与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充分应用
- 4 婴幼儿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5 辛伐他汀联合杏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 6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7 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 8 罕见巨大左心房一例
- 9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4例
- 10 脂联素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1 64排CT冠状动脉斑块分析对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指导作用的研究
- 12 CD40L与TNF-α和hs-CRP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 13 GLUT4、TNF-α- mRNA、iNOS在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中的表达和意义
- 14 乌司他丁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期间的心肌保护作用
- 15 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6 预激综合征对QRS中间向量的影响
- 17 尿毒症合并DEBAK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 18 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狹窄的临床研究
-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代研究新进展
-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