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吲哚布芬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吲哚布芬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阿司匹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2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吲哚布芬组(200mg/d)和阿司匹林组(100mg/d),1个月后,观察两组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胸痛明显缓解,心电图改善(P<0.05),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吲哚布芬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吲哚布芬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王福生;高东来 刊期: 2011- 09

  • 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择期PCI的大面积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STEMI患者100例,发病12~72h之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3~5d.两组均于10~14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术后4周......

    作者:李志娟;董平栓;杨旭明;王可;李治国;赵玉伟;靳国青;李转珍;李春燕 刊期: 2011- 09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接受常规抗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d,共12周.治疗前后......

    作者:韩清丽;高志成;杨荷霞;张建勇 刊期: 2011- 09

  • 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改善高血压患者脉压中的作用.方法连续65例门诊就诊的无并发症、半年内未用AR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缬沙坦组33例,常规降压药物+缬沙坦80mg/d治疗.分组治疗12个月.以动态血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以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血白细胞p22ph......

    作者:谢莲娜;王丽君;秦颖;王中华;于晓峰;谭红;张军;李红涛 刊期: 2011- 09

  • 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8例症状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确定RVOT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10000次/24h.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标测诱发的QRS波与室性早搏QRS波形态完全相同为消融靶点,后者以早搏时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其中2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

    作者:王会玖;袁义强 刊期: 2011- 09

  • 低剂量、大螺距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评价第二代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fllashspiral)在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接受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1077例患者中,选择房颤患者10例,分别采用HP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flashspiral模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spiral模式).Flashspiral模式采集图像时间选择为RR间期的20%~30%成像.结果10例患者均采用flash模......

    作者:孙凯;韩瑞娟;马利军;周茂荣;王利军;王志清;赵冬梅;王刚 刊期: 2011- 09

  • 双向腔肺分流术在复杂先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BCPS)治疗复杂先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7例复杂先心病患者,21例在体外循环下,2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BCPS手术.共行单侧BCPS术30例,双侧BCPS术17例.结果术后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6.38%.随访35例,有7例术后2年左右进行二期根治手术,2例术后2年死亡,余26例心彩超复查无吻合口狭窄,发绀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

    作者:孙勇;廖崇先;舒涛;杨谦;单忠贵;邱风 刊期: 2011- 09

  • 妊娠相关蛋白-A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及PCI术后的变化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行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其中24例行PCI术,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APP-A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P......

    作者:刘志远;李玉东;张金盈 刊期: 2011- 09

  • 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30例心脏超声检查射血分数<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进行选择性OPCAB手术30例,全部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射血分数为25~30(25.3±6.1)%.有心梗史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8例、Ⅳ级5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1例、左主干......

    作者:邹龙;王亮;王晓明;韩志伟 刊期: 2011- 09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胆红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38例,心功能Ⅲ级40例,心功能Ⅳ级18例.另外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6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测定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CHF组UA、hs......

    作者:祁泽明;张晓燕;方怀天;丁丰熙;孟淑花 刊期: 201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