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42例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处理原则.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为42例危重先心病婴幼儿施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结果术前准备时间1~9d,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14(2.1±1.4)d.全组住院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4.6%.随访2~24个月,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亚急诊外科治疗是安全的,可以控制大部分患儿的生命......
作者:王文生;李刚;梁毅凡;李怀宁 刊期: 2007- 06
-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6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6例)与糖尿病合并左室肥厚组(DM+LVH组,30例)两组,设正常健康人38名为对照组.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于二尖瓣环与侧壁交界处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与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
作者:穆守刚;张敏;赖兆新 刊期: 2007- 06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脂谱骤变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脂谱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3例ACS患者、6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0名健康人分别测试7项血脂谱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LP(a)脂蛋白;对ACS之中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测试发作前1周内,发作后1、3、7、14d7项血......
作者:赵文强;王俊;谢红珍;吴艳君;潘啸东 刊期: 2007- 06
-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177例
目的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的经验.方法对177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实行了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杂音完全消失8例,余均残留2-4/6收缩期杂音.术后随访表明,术后跨瓣压差均在30mmHg以下,无或仅有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均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常温非体外......
作者:安君;阎德民;谷春久 刊期: 2007- 06
-
血清新蝶呤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蝶呤(NPT)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冠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NPT和MCP-1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新蝶呤和MCP-1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NPT......
作者:徐荣丰;高大胜;王红雷 刊期: 2007- 06
-
自体心包环和双孔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环+双孔技术进行二尖瓣成形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年1~10月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1~59)岁,体重32~68kg.其中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Ⅱ级3例.退行性病变(纤维弹性组织缺失)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黏液变性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腱索断裂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前叶脱垂4例,后叶脱垂2例,前后叶均脱垂......
作者:马松峰;乔峻;木拉提;安勇 刊期: 2007- 06
-
老年冠心病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评估
永久性起搏器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起搏器置入过程中,仍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现将我院因缓慢性心律失常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的7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临床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初春梅;李国良;吕雪丽 刊期: 2007- 06
-
动态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24hPP)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按24hPP≤40mmHg、41~55mmHg、56~70mmHg、>71mmHg分为Ⅰ、Ⅱ、Ⅲ、Ⅳ组,测量动态血压参数、尿微量白蛋白(mA1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较各组的尿mA1b、NAG检测值及其阳性率,行24hPP与尿mA1b、NAG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①Ⅰ组与Ⅱ组......
作者:郭皓;翟彪;田青;王玮;胡大春 刊期: 2007- 06
-
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应用常规治疗外每天服用螺内酯20~40mg,并且长期应用,定期测定血清钾和肝、肾功能,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56例因心衰恶化反复住院18例(占32%),死亡14例(占25%);对照组50例因心衰恶化反复住院26例(占52%)......
作者:李庆红;李燕燕;许根友 刊期: 2007- 06
-
坎地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后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2例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疗程10~15d.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0~15d测定脑钠素的浓度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二尖瓣血流早期大流速(VE)、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大流速(VA)和VE/VA.结果加用坎地沙坦后脑钠素的浓度明显降低,EF、F......
作者:邢雪琴;陈小平;付志华;冯惠芳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主动脉夹层早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2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修复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
- 3 乌司他丁复合血凝酶对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 4 肺高压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术后急性肺损伤及肺功能不全的影响
- 5 扩大室间隔切除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 6 延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7 经颈内静脉入路行左房压监测在复杂先心病矫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 8 血清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 9 针对我国中青年人群进行ICVD评估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健康管理的重点
- 10 双瓣置换术后并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抢救成功一例
- 11 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12 右前胸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5例
- 1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血管病
- 14 主动脉瘤/夹层手术远端吻合方法的改良及其效果比较
- 15 动物慢性心衰模型评价及诊断现况
- 16 谷氨酰胺对脂多糖致大鼠心肌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 17 脑钠素、N-末端脑钠素前体与心血管疾病
- 18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
- 19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循环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
- 20 高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