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2年第9期文章
  • 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意义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2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及入院时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参数与严重心律失常间的关系.结果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白细胞(P<0.01)和中性粒细胞(P<0.01)水平较高,且短期死亡的风险也增加(P<0.01).严重心律失常多出现于发病早期(P......

    作者:常海霞;巩晓宏;尚磊;辛渭川;马锋;丁辉;龚敏;张环;雷靖祎;秦建宁;王磊;马前锋;白引珠;马东侠;何琳;张军科 刊期: 2012- 09

  • 心脏不停跳下改良迷宫术加左房折叠治疗房颤瓣膜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同时行左房折叠术(L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3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同时,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实施改良迷宫术,加行左房折叠术.结果全组无院内死亡,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无房室传导阻滞、出血.随访12~36个月,其中30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转复率为90.9%.复查心脏超......

    作者:罗又桥;方海宁;谭伟;李树松;曹辉庆;赖纪昌 刊期: 2012- 09

  • 前列地尔联合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因UAP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入院后均抽血检测IL-6及hs-CRP.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从中选取68例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绞痛药物治疗,余64例作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及通心络.14d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作者:吕云 刊期: 2012- 09

  • 6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62例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患者,行单纯VSD心内修复术3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9例、主动脉瓣成形术(AVP)1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VSD修补和AVR患者术后3d因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15岁患者,7年前在外院行VSD修复和AVP,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作者:韩劲松;王辉山;韩宏光;尹宗涛;李新民 刊期: 2012- 09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室间隔支影像学变异及其意义

    目的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支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分型与心肌化学消融的相关性.方法对20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和76例HOCM患者室间隔支的数量、粗细、分布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HOCM室间隔支造影显示形态与正常冠状动脉无显著差别.室间隔支形态决定心肌化学消融方法的选择,即Ⅰ型心肌化学消融用PTSMA法,Ⅱ型和Ⅲ型用PTSTMA法.结论冠状动脉室间隔支不同的分型决定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

    作者:关怀敏;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王贺;朱明军;胡天勇 刊期: 2012- 09

  • 大内皮素-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BigET-1)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CHF患者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42例CHF患者,重度组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48例CHF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BigET-1和NT-proBNP......

    作者:过高峰;周琼 刊期: 2012- 09

  • 丹红注射液治疗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江医院和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对照组(65例)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65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用量及心电图ST-T改变.结果与常规对照组比较,丹红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65例中显效40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65例中......

    作者:黄冬冬;吴亚军 刊期: 2012- 09

  • 他汀类药物对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80岁以上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3例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入院后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按他汀药物不同,分为辛伐他汀组(20mg/d)27例、阿托伐他汀组(20mg/d)32例和瑞舒伐他汀组(5mg/d)14例,分别对比分析用药前及随访12~24(13.8±3.7)个月后血脂参数和安全性指标,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冠心病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C......

    作者:郭宴铭;黄淑田 刊期: 2012- 09

  • 大剂量氯吡格雷对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剂量氯吡格雷用于选择性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冠心病并接受择期PCI的患者173例,分成氯吡格雷强化组(波立维600mg,87例)和氯吡格雷标准组(波立维300mg,86例).PCI治疗前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波立维600mg和波立维300mg治疗;PCI术后每日分别给予150mg和75mg,共7d;以后均服用波立维75mg至1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王世宏;张艳玲;王茜;徐威 刊期: 2012- 09

  • aVR导联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101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aVR导联有无ST段抬高分为A组(有ST段抬高)33例和B组(无ST段抬高)68例,对其冠脉造影、心脏彩超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LM)病变A组9例,B组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LAD)近端病变A组22例......

    作者:马彩云;张剑梅;徐彦成;任凤学;刘芳;宋丽芬;杜凤和 刊期: 201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