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LVH)是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

    作者:龙心颖;殷丽萍;吴腊梅;林玉华 刊期: 2010- 01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时临时起搏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简称急性下壁心梗)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多项临床资料,探讨临时起搏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室速、室颤)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下壁心梗且成功完成急诊PCI的219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其中未行临时起搏158例,行临时起搏61例.将起搏前心率(HR)≥50次/min且在再灌注前起搏者定为保护性临时起搏,共45例;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为保......

    作者:王丽君;林海龙;谢莲娜 刊期: 2010- 01

  •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9例在我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应用SPSS13.0分析患者血管病变支数与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42%,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付焕梅 刊期: 2010- 01

  • 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长期随访

    目的报道8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8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63次,其中202次为短阵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自行终止,61次为持续性VT/(室颤)VF,32次为抗心动过速(ATP)终止,21次为低能量电击终......

    作者:郭传明;杨丽霞;王先梅;齐峰;李明秋 刊期: 2010- 01

  •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的保护性临床应用.方法33例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手术患者,在行手术前30min至24h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中、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24例患者在起搏条件下进行,围手术期无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安全,有效,可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高毅滨;郑文武;王玉兰;胡慧 刊期: 2010- 01

  • 1272例心房颤动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心房颤动(房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房颤患者的住院病例数逐渐增加.风湿性心脏病曾被认为是导致房颤的主要病因,但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房颤的病因也在发生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272例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房颤的病因和治疗情况作进一步了解,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詹莹 刊期: 2010- 01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利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及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非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行血尿酸、血浆脑利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尿酸、脑利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及血尿酸与脑利钠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尿酸、脑利钠肽明显高于对照组[(486.56±78.4)μg/ml比(320......

    作者:吕风华;张素荣 刊期: 2010- 01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腰围及C反应蛋白,按照颈动脉IMT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

    作者:陈明 刊期: 2010- 01

  • 炎症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目的探讨炎症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形成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患者38例,CAG显示无管腔狭窄且无慢血流者25例为对照组.使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两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索6(IL-6)浓度,比较两组间hs-CRP及IL-6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与hs-CRP及IL-6......

    作者:段红艳;王丽霞;王光公;李永强;卢建敏;王留义;黄彦生 刊期: 2010- 01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1]等,并能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参与组织修复.因此,BMMSCs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并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果[2-4],但是其到底是怎么归巢到靶器官,仍不是很清楚.本文就BMMSCs归巢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培蕾;林明 刊期: 2010-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