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绝经后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为ACS的138例绝经后女性住院患者与259例男性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绝经后女性ACS患者发病年龄大[(62.75±8.62)岁比(56.29±10.20)岁],发病到就诊时间长[(132.30±39.56)h比(105.96±42.01)h],出现典型......
作者:崔琳琳;高国杰;丁力平;靳志涛;胡桃红 刊期: 2015- 01
-
单导管指导下射频消融右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单导管标测指导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VPC)、室速(VT)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导管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RVOT室早、室速患者共40例,男女比例1.0∶1.2,平均年龄(42.3±16.3)岁,发病时平均年龄(38.1±16.1)岁.结果40例中单导管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起源于间隔部24例,游离......
作者:高潮;张静;潘健源;金小芹;周高亮;程自平 刊期: 2015- 01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小切口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右胸小切口两种微创术式在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解放军105医院心血管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63例中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33例、右胸小切口3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ASD)2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2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
作者:陈梦苒;韩继彪;邬松;张俊峰;韩浩;张桂敏 刊期: 2015- 01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和保健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64~88(73.4±5.7)岁,设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2例)为B组,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34例)为C组;从同期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
作者:陈爱芳;韩卫红;张伟;黄曼维 刊期: 2015- 01
-
急诊青年胸痛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急诊青年胸痛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室收治的年龄<40岁的胸痛患者20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冠脉造影资料.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50例,女性50例,年龄均<40岁,小20岁,平均32.5岁.能明确诊断并为临床提供重要帮助者130例,阳性率为65%,其中冠心病34例(26.2%)、急性心力衰竭20例(15.4%)、心包积液......
作者:许惠敏;王政 刊期: 2015- 01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狭窄冠脉灌注区域局部应变的评价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所属区域各项应变参数,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对该局部区域应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5~11月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拟诊或确诊冠心病5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40~70(56.01±8.55)岁.将所有人选者按三支冠脉分布区分为左前降支灌注区、左回旋支灌注区及右冠状动脉灌注区,共153个区域;按冠脉造影狭窄是否>50%将各区域分组,共分为6组:左前降支狭窄≥50%组(25个......
作者:孙妍;安莹波;乔英艳;吴山;孙琪玮;江波;王琴;杨娅 刊期: 2015- 01
-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AMI组)及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对照组),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NT-proBNP与AMI的相关性.结果AM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
作者:贾明理;李昌;夏豪;曾彬 刊期: 2015- 01
-
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浆脑钠肽、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浆脑钠肽、心室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植入起搏器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起搏部位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观察两组患者的起搏参数、血浆脑钠肽(BNP)、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ORS波宽度(QRSD)为(123.96±14.32)ms,低于对照组的(1......
作者:林德智 刊期: 2015- 01
-
食管心电图在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索用食管心电图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在我院植入起搏器的患者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1±12)岁.同步记录食管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测量出房间传导时间,在此基础上加100ms,设定为优化后起搏器的房室间期.每例患者分别在出厂时设定的房室间期和根据食管心电图优化后的佳房室间期(AV间期)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作者:刘曼华;尹琼;张建;高启军;万书平;魏辉;余新堂 刊期: 2015- 01
-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评估的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经超声诊断并被临床证实的BAV患者70例(横裂组44例、纵裂组21例、斜裂组5例),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测主动脉窦部及升部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功能及左房横径,观察患者瓣膜有无钙化、狭窄、关闭不全及脱垂.结果BAV患者部分伴有瓣膜回声增强、增厚、钙化和脱垂,可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作者:张雪梅;刘波;丁育增;程功;付建莉;王珍芳;任媛;王欢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法舒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心脏X综合征疗效比较
- 2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及意义
- 3 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与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测定左室大小的相关性研究
- 4 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价值
- 5 单纯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 6 易化PCI和常规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1例临床观察
- 7 老年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及临床意义
- 8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 9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10 右胸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学习曲线
- 11 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脉压、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 12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 13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16 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应证的变迁
- 17 儿童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体会
- 18 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进展
- 20 心肌特异性miR-133a与cTnT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