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I)后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03年3月至2007年9月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280例[平均年龄(64.2±10.4)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前侧壁心肌梗死249例(88.9%),室壁瘤形成位于心尖部269例(96.1%),二尖瓣反流124例(44.3%),207例(73.9%)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EF)≤......

    作者:张治平;陈轶;何丹;杨遇春;韩宏伟;陈国洪;苏晞 刊期: 2009- 11

  • 重组链激酶对前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容量负荷试验评价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急性前壁及广泛前壁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溶栓前、后24h内行漂浮导管连续监测,进行溶栓前后的比较.结果与溶栓前比较,重组链激酶溶栓后6h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肺动脉压由(3.87±0.61)kPa下降至(3.61±0.59)kPa(P......

    作者:包吉日木图;王洪军;于影;巴金华;赵明 刊期: 2009- 11

  •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电图QTc和外周血清离子浓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患者QTc及其外周血清离子浓度特点.方法从我院2005-2008住院患者中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53例、非代谢综合征患者50例,共103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分别为(62.65±15.23)岁和(59.67±14.92)岁.所有患者在安静、清醒、静卧状态下测12导联心电图,清晨空腹抽静脉血进行血清离子浓度检查.结果代谢综合征组QTc为(449.93±39.34),显著长于非代......

    作者:王润桃;王硕仁;孙惠香;李本志 刊期: 2009- 11

  • 可溶性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s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UA患者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及对照组20例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并对UA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d的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随访.结果①UA组患者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9.39±1.89)ng/ml]显著高于SA组[(5.92±2.06)ng/ml」(P......

    作者:张月婷;董平栓 刊期: 2009- 11

  • 磁共振心脏成像对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后血运重建疗效的评价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心脏成像对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FFCA)及支架置入术后心肌存活疗效的评价.方法对2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前行MRI心脏多技术扫描,记录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肌厚度等;在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1周至1年内再次行MRI检查,复查心肌运动、功能、心肌灌注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年时间内舒张末期容积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

    作者:陈蕾;赖文娟 刊期: 2009- 11

  • 急诊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至2008年来我院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202例,发病时间在12h内(其中13例>12h但......

    作者:黄伟光;吴同果;韦建瑞;崔进;郭晓碧 刊期: 2009- 11

  • 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术后右心重构差异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ASD)经皮介入术后右心形态重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治疗ASD91例患者的年龄、ASD大小,以及有无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等资料,并对术前3d及术后3d、3个月、6~12个月做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介入术后ASD患者右心均有恢复,但≥40岁组术后3d至12个月右心大小无进一步的缩小.结论40岁前对ASD纠治右心恢复较好.......

    作者:郑然 刊期: 2009- 11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糖尿病(DM)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现收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6例,对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邓小军;何运防;杨萍;王天勋;何燕;王殊;叶茂 刊期: 2009- 11

  • 不同年龄、性别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情况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年龄在40~79岁之间,有完整的各项住院费用记录.住院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材料费、其他费用以及总费用.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部分患者进行了冠脉介入处理.结果40~59岁男性患者1130例,60~79岁男性患者......

    作者:范中杰;孙国强;梁国英;许燕 刊期: 2009- 11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致晕厥12例分析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预后及劳动耐量的评价,但也可并发晕厥等严重的急性事件[1-3].我院自2004年1月启用Mar-quetteSeries2000型活动平板机至今已检查1300余例患者,其中发生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晕厥12例,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孙建霞;郑秀菊;李桂云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