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0年第3期文章
  • 急诊PCI使用抽吸导管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栓抽吸组32例(抽吸导管抽吸冠脉内血栓,然后置入支架)和对照组46例(按常规PCI进行).治疗后观察病变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导管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抽吸导管用于急诊PCI效果显著.......

    作者:刘锦光 刊期: 2010- 03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冠脉成形术ST段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冠脉成形术,术前和术后ST段变化对远期心血管事件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对5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冠脉成形术,观察术前和术后1h心电图ST段变化,计算ST段回落指数.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猝死、心肌梗死、再狭窄、再次血管重建、慢性心衰)发生情况.对ST段回落指数和随访心血管事件行ROC分析,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

    作者:宁彬;刘伟;董西学;马震;辛国勇;张雷雨 刊期: 2010- 03

  • 脑钠肽对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心衰患者105例,正常对照30例.所有受检者均成功接受血浆BNP、血浆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D)、6-min步行距离(6-MWT)检测并完成随访,其中BN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随访比较组间死亡及死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干预后疗效......

    作者:田青;杨萍;王玮;杨俊;黄静萍;马娟;张鸿青 刊期: 2010- 03

  • 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外科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21患者存活,1例合并多种并发症者死亡(病死率4.5%).除3例发生残余漏,2例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行手术矫治疗效满意.术前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预防术后残余漏至关重要.......

    作者:李宗虓;刘晓程;何国伟;靖文斌 刊期: 2010- 03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VES)抢救治疗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早期识别和抢救VES的经验.方法6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室速/室颤的患者,6例均多次给予同步/非同步心脏电击复律/除颤、应用胺碘酮及倍他乐克联合抗心律失常、补钾、降压、抗冠状动脉炎症等改善心肌缺血综合治疗.结果其中5例转复成功;1例不能维持窦性节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下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后心室电风暴终止发作.6例患......

    作者:马春艳;赵伟男 刊期: 2010- 03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肽、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比值(PLM)和平均室壁应力(MWS)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评价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PLM和MW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BNP和cTnI水平升高.随着心功能......

    作者:徐兵;李泽浦;姜懿;秦端;陶凌;石晓凤;张奕 刊期: 2010- 03

  • 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28例,非高血压组102例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压、hs-CRP、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尿酸等.结果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血清hs-CRP浓度分别为(8.01±6.59)mg/L和(2.25±1.38)mg/L,P=0.000.血清hs-CRP浓度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水平的......

    作者:徐鸿翔;周谅;胡伟;刘蓉;虞莺;刘小宇;沈朝阳;沈亚芬;张红金;王玉兵 刊期: 2010- 03

  • 全电视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9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7肋间置入胸腔镜,另选第4肋间打2个手术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作者:梁鹏;杨建安;黄卫;姬尚义;王志伟;王小雷;黄志勇;王湘;杨晓涵 刊期: 2010- 03

  •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研究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的17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2个月至6年,无复发,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尽早手术是治疗心脏黏液瘤的首选方法.心脏黏液瘤术后可复发,需长期随访.......

    作者:梁湘源;李伦明;周新明;张志刚 刊期: 2010- 03

  • 过敏体质与非过敏体质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差异的比较

    目的通过冠脉造影研究过敏与非过敏体质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并比较上述两类人群血脂水半的差异,探讨血脂调节影响冠脉斑块形成过程的免疫机制.方法对过敏与非过敏体质组各4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血脂检测,并行冠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过敏体质组与非过敏体质组之间冠脉单支及无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概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4,P<0.05),冠脉局限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概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赛;张爱元;张俊刚 刊期: 201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