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右心房肌瞬时外向钾电流特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年龄及心脏疾病因素对右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特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及心脏疾病类型进行分组,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右心房肌细胞的Ito.结果①年龄对Ito的特性无影响(P>0.05).②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Ito电流密度在多个膜电位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Ito的失活常数高于其他疾病组(P<0.01),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恢复时间常数低于其他疾病组(P<0.05).......
作者:丁银元;曾晓荣;杨艳;刘智飞;李妙龄;周文;裴杰;洪小舒 刊期: 2006- 12
-
青壮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青壮年高血压病(E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标准,选择年龄25~44岁的青壮年高血压病例238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职业及其他条件相匹配的血压正常的青壮年人250名作对照.询问病史、家族史、职业、生活方式;测量血压、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查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质量,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
作者:许先进;郭万锋;张汉华;李伟 刊期: 2006- 12
-
KaPPa 700 DDD与DDDR模式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评价Kappa700DDD与DDDR模式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远期影响.方法选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心脏重量指数(LVMI)、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功能,用HOLTER了解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房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术后半年,A、B两组在阵发性房颤(AF)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术前减......
作者:黄石安;陈灿;陈建英;李果明;陈晓于;吴小玲 刊期: 2006- 12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经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斑块及两侧颈总动脉内径、扩张性(CD)、顺应性(CC).EH组分为LVMI正常组及LVMI增高组.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H组CCA-IMT高于对照组,LVMI增高组......
作者:王红雨;赵兴胜;斯琴高娃;刘喜 刊期: 2006- 12
-
糖代谢异常、NO、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至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血一氧化氮(N0)、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90例患者,其中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各30例,每例均晚间禁食后抽血行包括.NO、CRP在内的生化检查及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至糖尿病,......
作者:涂燕平;雷梦觉;曾黎峰;叶雪存;龚爱斌;魏伟荣;王凌玲;艾文伟 刊期: 2006- 12
-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检测法测定冠心病组(138例)和非冠心病组(95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确诊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C3、C4及用血液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44.2%和28.4%,P<0.05);②冠心病组中慢性HP感染者CRP、FIB、C3分别......
作者:曹华;樊寿根;许惠钟 刊期: 2006- 12
-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总结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共完成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7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48例、室间隔缺损22例、肺动脉狭窄4例、单心房2例.合并畸形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果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3.1±12.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0±1.1)h,术后引流量(3.2±1.5)ml/kg......
作者:陆小虎;吴延虎;陈亦江;陈亮;陈广明 刊期: 2006- 12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围术期并发心肌梗死(PMI)患者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将PMI患者44例与同期行PCI的213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结果①PMI患者合并糖尿病者较多(36.4%和27.2%,P=0.016);血清总胆固醇[(5.69±1.73)mmol/L和(4.47±1.61)mmol/L,P=0.04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7±1.15)mmol/L和(2......
作者:张立新;张海滨;高国旺;郭金成;张学坤;马长生 刊期: 2006- 12
-
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正常的胸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ter)基本正常的患者进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进行PPTCM-甲氧基异丁基腈定性分析.其中32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2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阳性,15例阴性;3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18例阳性.20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者冠状动脉......
作者:石翔 刊期: 2006- 12
-
外科治疗56例心脏非黏液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3月进行外科治疗的56例心脏非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发生部位、肿瘤性质和外科治疗特点等.结果心脏非粘液性肿瘤占本院同期手术患者的0.14%,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28例,其中继发性心脏肿瘤8例.良性肿瘤常见的是生长在心室,共18例;恶性肿瘤常见的生长部位是心房,共15例.外科治......
作者:于坤;龙村;王红月;许建屏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右房瘘使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封堵成功一例
- 2 CXC趋化因子配体1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 3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变化的影响
- 4 超声波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归巢的实验研究
- 5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监测血清肌钙蛋白I的临床价值
- 6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
- 7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相关代谢指标和脂联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 8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心电数据库的开发设计和临床价值
- 9 Nrf2/Keap1-ARE0通路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10 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3例临床分析
- 11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与水质等因素的关系
- 12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心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3 QRSV1呈rSr'型在预激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
- 14 国产长药物支架治疗冠脉长病变的疗效评估
- 15 NLRP3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
- 16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
- 17 单冠状动脉2例报告
- 18 体外循环中微温血、冷血心肌保护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
- 19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附50例报告)
- 20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