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随机人选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80例,其中使用抽吸导管后行支架置入术32例(抽吸导管组),未使用抽吸导管而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48例(直接PCI组).观察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术后即刻胸痛缓解率、术后1hST段回落≥50%(STR≥50%)发生率和心梗后24h及2周左......
作者:李俊萍;郭晓华;孙淑艳;杨征;张炜 刊期: 2012- 04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启动子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启动子C-1562T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63例患者,冠心病组103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7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对照组60例.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鉴定MMP-9启动子C-1562T基因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①冠心病组MMP-9启动子......
作者:杨丽霞;郑甲林;齐峰;王先梅;郭传明 刊期: 2012- 04
-
右心房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右心房黏液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9例右心房黏液瘤病例.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切除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结果无死亡病例.随访9例,时间3个月至5年,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3例,无复发病例,效果良好.结论右心房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张向立;王立成;李少珂;边涛;赵俊涛 刊期: 2012- 04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循环内科收治的2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46例,51例次,感染发生率15.92%,例次感染率17.6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2.94%,其他依次为泌尿道(17.65%)、胃肠道(13.73%)等;检出的病原菌以G-......
作者:刘云;闫俊凤;尹建春 刊期: 2012- 04
-
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在病窦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在病窦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18例病窦综合征患者置入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Enpulse系列7例,Sensial系列5例,Adapta系列6例),于置入时,置入后1周、1个月、6个月采用起搏分析仪及体外起搏器程控仪测定心房起搏阈值和阻抗,利用ACM进行术后阈值和阻抗的动态观察.结果测定的心房阈值与AC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起搏阈值均......
作者:杨玲;邵山;王卫明;成益;程亚敏 刊期: 2012- 04
-
肌桥所致心肌缺血机制与治疗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心脏收缩期桥段血管受压的轻重程度分为两组:A组235例,收缩期压迫<50%;B组135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结果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5.70%,远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两者差......
作者:卫洪超;任晓庆;叶赞凯;霍承瑜;刘宗志;牛磊;肖琳 刊期: 2012- 04
-
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14例分析
目的总结14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方法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心脏黏液瘤,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和术前声像图检查资料.结果心脏黏液瘤多位于左心,右心较少见,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方法.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鲍金娥;段利科 刊期: 2012- 04
-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首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房室间隔缺损的81例患者,再做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补充检查.81例房室间隔缺损均经手术证实.结果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较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丰富的病变信息.结论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对房室间隔缺损诊断作更好的补充,对房室间隔缺损的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
作者:韦国雄;严坤;梁均强;朱江 刊期: 2012- 04
-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修复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
目的评价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瓣根部修复技术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采取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瓣根部修复技术治疗83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3例,女性20例,年龄22~71(47.4±10.9)岁.采取封闭主动脉根部夹层、主动脉瓣交界悬吊加固并于窦管交界上方置换升主动脉的主动脉根部重建术74例,Da......
作者:唐杨烽;徐激斌;徐志云;韩林;陆方林;邹良建;郎希龙 刊期: 2012- 04
-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晚20mg.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血脂测定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形态、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等指标,测评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血清TC、TG、LDL-C均较治疗......
作者:陆尤;万继峰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EPO对糖尿病兔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重塑的影响
- 2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 3 同期心脏起搏器更换术后囊袋感染三例
- 4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对其的影响
- 5 家庭康复指导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EF2A与PAI-1、MCP-1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8 代谢综合征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 9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诊治现状
- 10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与非序贯无创通气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的应用
- 11 替格瑞洛对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
- 12 平板运动试验对左前降支单支病变部位的预测价值
- 13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保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 14 STⅢ↑/STⅡ↑及STV2↓/STavF↑比值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 15 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临床观察
- 16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的探讨
- 17 代谢综合征与超敏C-反应蛋白
- 18 阜康市哈族和汉族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调查分析
- 19 马凡综合征Bentall术后再发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附4例报告)
- 20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