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目的比较奥美沙坦酯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酯20~40mg/d或缬沙坦80~160mg/d治疗,共8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清晨血压变化.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后晨峰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晨峰血压下降的幅度分别为:△SBP(10.22+0.35)mmH......
作者:白原;梁宏伟 刊期: 2012- 08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含量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3例AMI患者、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和30名健康查体者的血清HMGB1含量,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UAP组和......
作者:徐秋霞 刊期: 2012- 08
-
强化抗栓治疗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对比观察强化抗栓治疗下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其是否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方法对89例诊断为AMI的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AMI经皮股动脉途径直接PCI患者,83例采用手压股动脉止血(B组),80例采用缝合器止血(C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
作者:王世宏;田新利;张艳玲 刊期: 2012- 08
-
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及其机制.方法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rhBNP.结果经过观察,两组脑钠尿肽(BN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但......
作者:张雄英;杨裕家;莫丽 刊期: 2012- 08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抗栓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LVT)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方法收集煤炭总医院2005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并行PCI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9例(7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共7例(58%),冠脉造影检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7例(58%).6例给予华法......
作者:冯寿岐;李俊秋;张剑梅;潘国忠;王佳;张琦;吴晓星;王春玲 刊期: 2012- 08
-
联合抽吸导管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经抽吸导管内注射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06例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2例)和单独血栓抽吸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随访30d,比较两组左心室射......
作者:张荣华;卢竞前;李易;杨锋;吕云;刘屹;白洁;孙琳 刊期: 2012- 08
-
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
作者:李彦飞;贵立政;王爱民 刊期: 2012- 08
-
住院房颤患者伴焦虑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住院房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以及房颤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是否影响其生活质量.方法入选住院房颤患者.患者自填焦虑抑郁量表,依据量表评分结果分为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共病组及无焦虑抑郁状态的单纯房颤组.患者自填SF-36生活质量量表,经过量表评分后,对各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
作者:付丽;刘小慧 刊期: 2012- 08
-
胺碘酮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42例C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8周,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QTcd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t=5.6767,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LVES......
作者:吴静;王运茹;徐亮;杜华 刊期: 2012- 08
-
101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临床特点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经心脏彩超确诊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常伴发高血压(59.4%)、脂代谢紊乱(56.4%)、糖尿病(26.7%)和冠心病(75.2%)等疾病,钙化部位以主动脉瓣(92.1%)多见.随着瓣膜钙化部位的增加,患者年龄、冠脉病变阳性率、冠脉Gensi......
作者:魏春阳;张多多;张华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炎症的影响
- 2 院内“一键启动”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 3 雌雄激素协同作用联合KLF4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探究
- 4 依普利酮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5 复杂先心病术后远期同种移植物衰败的再手术治疗
- 6 HIF-1基因治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 7 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
- 8 动脉导管未闭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 9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高血压大鼠中棕榈酸依赖的心肌细胞收缩性中的调节机制
- 10 血管内皮祖细胞在促进损伤血管内膜修复和抑制损伤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进展
- 11 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 12 经冠状动脉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13 MicroRNA-2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 14 老年高血压患者MMP-9、脂联素及踝臂指数与肥胖的关系
- 15 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
- 16 单导管射频消融显性旁道的探讨
- 17 口服甲状腺素对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围术期甲状腺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8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研究进展
- 19 比伐卢定在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