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年第9期文章
  • 小切口、不停跳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69例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心脏不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4月-2003年11月对69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微创正中小切口及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及肺、脑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这种微创不停跳体外循环技术简化了手术方式,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及ICU监护时间,节省库血用量,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迅速,为一种较好的转流技术.......

    作者:赵萍;汪涛;凌庆;尹巧雅 刊期: 2004- 09

  • 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其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1],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0月用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与未用二药之一的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商艳敏;格日勒图 刊期: 2004- 09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硬膜外阻滞麻醉加全身麻醉(全麻)技术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重视,其对提高围术期患者的麻醉质量和安全性已被大家所认识.本研究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动脉导管(PDA)结扎术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梅;马传根 刊期: 2004- 09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研究

    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门诊或家庭一次性测定的血压结果往往偏高,且不能反映血压的动态变化,因此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近年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得到较多的临床应用.它不仅能更真实地反映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变化规律,而且与靶器官损害程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预后的推测也有参考价值.近来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高血压器官损伤与血压波动性(ABPV)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老年人则收缩压及其波动性更为重要.200......

    作者:付磊;田颖 刊期: 2004- 09

  •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直接介入治疗初探

    近年来,随着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的肯定,这项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年8月-2003年7月,使用SIEMENS-1250mA和OEC-9800C形臂X光机开展直接PCI共30例.现将其临床效果及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风;魏福祥 刊期: 2004- 09

  •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方法为术前5d静滴参附注射液2ml/(kg·d),术中建立CPB后滴入2ml/kg,并予维持至升主动脉开放后10min.于升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5,10min从冠状静脉窦取血......

    作者:周涛;向道康;张大国;刘秀伦;阎兴治;舒义竹;张文斌;李业涛 刊期: 2004- 09

  • 左胸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MIDCAB)主要是指经左胸小切口、右胸小切口或胸骨旁小切口行右乳内动脉(IMA)到右冠状动脉主干或左乳内动脉到左前降支(LAD)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经典的术式是从左胸小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然后吻合到左前降支.它是由Benetti[1]于1995年首次成功开展.我院在2002年曾完成4例MIDCAB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薛松;肖明第;叶一舟;胡振雷 刊期: 2004- 09

  • 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100例临床分析

    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卒中、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有30%的房颤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房颤严重的临床后果是栓塞和心衰;房颤可使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4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加3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5~3倍[1].我科于2000年5月-2002年11月采用口服胺碘酮治疗房颤10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红;徐学广 刊期: 2004- 09

  • 不同性别左心房肥大诊断标准的研究

    随着心电描记技术的发展及心电图诊断标准的不断更新,传统采用西方人心电数值暴露出某些缺陷,性别、年龄、种族的不同心电正常参考值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心脏结构正常人,心脏结构异常者是否也存在这种差异?左心房肥大(leftatrialhypertrophyLAH)是多种心脏病的结果,临床较多见,我们选择单纯LAH的患者,用传统和新的诊断LAH的方法进行性别之间的诊断对比分析,目的是探讨性别不同LA......

    作者:冯宏玲;王立泰;王胜明;娄滋莫 刊期: 2004- 09

  •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分流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PDA术后残余分流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1例PDA术后残余分流的病例.结果21例中死亡1例;痊愈出院20例;并发需要同期矫治的心内畸形者9例.结论预防PDA术后残余分流的方法为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PDA结扎术前应当仔细评价有并发并需要同期矫治的心内畸形.深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切口闭合残余分流的PD......

    作者:罗国华;孙寒松;许建屏;陶田富 刊期: 200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