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藻酸双酯钠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5例应用PSS100~200mg/d,缓慢静滴,连用10~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踝/肱指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直径)及血流峰速和血糖、血脂及凝血三项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1.4%,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脂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孙成林;单丽沈;张京红;段志泉;辛世杰;张强 刊期: 2004- 09
-
人工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抢救中的作用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对于大多数患者,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方法能迅速改善病情,但对部分难治性ACPE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常难奏效.我们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SIMV+PEEP)模式救治了25例ACPE患者,成功23例,死亡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浦践一;李海涛;邱方;郭翠凤;程爱斌 刊期: 2004- 09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85例分析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患者越来越多,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85例高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以探讨其病变特点,为早期识别AMI提供依据,并指导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友权;周向军;叶映玲 刊期: 2004- 09
-
中药抗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研究近况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和特色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抗心律失常及潜在的预防猝死作用.但这些认识往往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且缺乏十分充足的科学依据.现代电生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膜片钳技术的发明应用,使得人们对中药的认识逐步由传统经验走向科学.与西药相比,中药具有价格低廉、天然、无或低毒副作用及便于长期服用的优势.因而探索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一步挖掘中药在抗心律失常、预防猝死等方面的作......
作者:刘冬生;葛郁芝 刊期: 2004- 09
-
粘附分子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细胞粘附机制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内皮细胞(EC),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以及血管内皮基质间相互粘附,相互作用而导致炎症反应和促凝异常,血栓形成,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1].粘附分子是介导细胞粘附的分子基础,因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孙建霞;李桂云;徐冬梅 刊期: 2004- 09
-
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常见的主动脉扩张性病变,65岁以上人群发生率约9%.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主动脉重建手术和90年代出现的腔内隔绝术使AAA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本病的诱发因素以及持续扩张直至破裂的控制因素仍未清楚.广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腹主动脉瘤壁的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以及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失衡是其......
作者:刘勇;何延照 刊期: 2004- 09
-
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变化及负荷运动对它的影响
目的选取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尚未出现高血压时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的变化及负荷运动对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UⅡ在遗传性高血压发病中的地位.方法5~6周龄SHR、Wistar-Kyoto大鼠(WKY)各28只随机分为静态组、运动组,静态组行有创血压、血浆UⅡ测定,运动组行游泳负荷运动后做上述指标测定,分别比较静态组WKY、SHR6min内的平均血压、峰血压、达峰时间、......
作者:朱桂平;钟亮尹;周万兴;靳晨亭;曾智桓;张卫;刘群峰 刊期: 2004- 09
-
44KD受体相关蛋白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心肌、血管壁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44KD受体相关蛋白(RAP)与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制备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RAP基因片段,制备GST-RAP融合蛋白,用单克隆技术制备抗RAP单克隆抗体rapF2,用Western-Blot方法及免疫组化法观察高脂血症家兔心肌、血管壁中RAP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心肌、血管壁中RAP表达增加,且主要分布于心脏的外膜、冠状动脉内壁与外周血管壁......
作者:胡迎青;汪晓莺;钱绩虎 刊期: 2004- 09
-
实验性家兔心脏和肾脏短暂缺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心脏和肾脏短暂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AMI组(A组)、心脏缺血预处理(MIP)组(B组)和肾脏缺血处理(RIP)组(C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QTd,并行心肌电生理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对三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设假手术组(D组)作对照.结果四组在手术前Q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手术前后QTd比较差异无统......
作者:刘俭雄;石理 刊期: 2004- 09
-
创伤性胸主动脉破裂3例
创伤性主动脉破裂(traumaticaorticrupture,TAR)是钝性胸外伤中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交通肇事和高空坠落事故,在国外大多数尸检报告中,只有7%~13%的患者可以存活到明确诊断和可能的治疗[1].患者常伴有多脏器损伤,绝大多数死于受伤现场或送诊途中.受伤后存活的时间、有无并发损伤以及医护人员的处理是抢救创伤性胸主动脉破裂患者成功的关键.2002年2月-2003年11月,我院......
作者:刘长宏;岳世昌;周一民;吕德胜;潘永泉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心病和左室肥厚的可能关系
- 2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及其意义
- 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内含子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关系的研究
-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围术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 5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 6 中德心脏中心(北京)在煤炭总医院挂牌
- 7 三氧化二砷对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左室功能的疗效Meta分析
- 9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在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 10 28岁女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一例
- 11 快速心房起搏后不同时期犬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变化
- 12 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 13 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 1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3例诊断及误诊分析
- 15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2例误诊分析
- 16 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应用进展
- 17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 18 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 19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对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 20 依托咪酯在心房纤颤直流同步电复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