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78例心脏原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78例心脏原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85年1月至2007年3月,78例心脏原发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手术治疗.心脏原发肿瘤分为3类:黏液瘤、良性非黏液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对生存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7±5)年.结果本组心脏原发肿瘤共78例.70例为良性肿瘤:黏液瘤65例(83.33%),良性非黏液性肿瘤5例(6.41%);恶性肿瘤8例(10.26%).心脏良性肿瘤组住院死亡率......
作者:苗齐;马浩;王振捷;刘兴荣;张恒;张超纪;马国涛 刊期: 2007- 07
-
葛根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4d,治疗组静滴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4d,观察两组患者凝血纤溶活性指标以及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水平......
作者:刘妙;张奇志 刊期: 2007- 07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及对比研究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炎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特征,因此冠心病是一种炎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蛋白,是一项炎症反映指标.......
作者:彭雪梅;安永为;张武宁;窦会东 刊期: 2007- 07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左室室壁瘤成型术9例
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我们对9例冠状动脉狭窄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形成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方法完成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左心室室壁瘤的闭式成型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何学志;刘继红;庄熙晶;张庆华 刊期: 2007- 07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得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67.5%,准确性为80.0%.结论①64层螺旋CT检查是一种......
作者:梁晓正;向娟;祁炜罡;王娟;张代富 刊期: 2007- 07
-
中国标准和Duke标准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中国试行标准和修订的Duke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5例,平均年龄33岁,以修订的Duke标准和中国试行标准对其进行诊断评价,比较两种诊断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敏感性.结果做2次以上血培养的40例(61.5%),其中血培养阳性并为相同病原菌的16例(24.6%),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内膜受累征象49例(75.4%),......
作者:王国华;吴弘;秦永文;温昌霖 刊期: 2007- 07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112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c,同时检测肱动脉FMD,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79例与对照组33例,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FMD及IMT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志凌;向小平;刘肆仁;张龙方;何东方;刘宇;李强 刊期: 2007- 07
-
24小时动态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4h动态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6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所有病例均在术前、术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较非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73.6%比58.4%,P=0.038).高血压患者冠脉3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35.2%比12.3%,P=0.001).冠......
作者:彭永权;周锡平;黄维义 刊期: 2007- 07
-
B型利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P波终末电势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NYHA(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EF)、P波终末电势(Ptfvl)以及6min步行试验(6MWT)的相关性.方法对20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就诊后24h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并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及进行6MWT,分析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EF、Pfvl,及6MWT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Ⅰ~Ⅳ级患者血浆BNP逐步增加......
作者:王海玲;张灵;王乐;贾宁;王进;胡雪红;静国丽;张志莲 刊期: 2007- 07
-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12月15例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的临床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个月至6岁,体重5.0~19.0kg.结果15例患儿均获生存,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58.7~14.1)%上升到(87.5~5.4......
作者:肖海波;张绍明;梅举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
- 1 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对心脏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及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干预研究
- 2 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 3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膜结合钙的影响
-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时临时起搏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5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的相关性
- 6 SK通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7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 8 延伸至右侧心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个性化外科治疗
- 9 经右心房/肺动脉与经右心室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的经验总结
- 10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再认识
- 1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 12 有华法林应用指征的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的抗栓治疗
- 13 炎性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
- 14 CYP2C19检测对高危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成本效益分析
- 15 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 16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4例临床分析
- 17 血清尿酸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
- 18 替罗非班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纤溶系统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 20 MiRNA与获得性主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