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2例早期临床分析及围术期处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8月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6例,其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22例,早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尤斌;刘安民;李少辉;崔恒 刊期: 2004- 04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102例CABG术后患者(其中21例发生AF)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射血分数(EF)、左心房大小、心电图、心肌梗死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搭桥支数、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后用药情况、AF患者的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情况.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
作者:王玺胜;何学志;智永超;梁永才 刊期: 2004- 04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多普利(商品名:雅思达)及螺内酯逆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4例正常对照者及原发性DCM应用培多普利及螺内酯治疗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浓度,采用超声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原发生......
作者:邓昌明;黄晶;刘东;刘地川;高大中;罗开良 刊期: 2004- 04
-
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由于重要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从而限制了该类手术的开展.近年来,随着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及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也得到很大发展.我院1996年3月-2003年9月对年龄<3岁同时体重<10kg的先心病婴幼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92例,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海林;邓劲松;韦华;车龙通;张日英 刊期: 2004- 04
-
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自发现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得到肯定[1].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的几项大型循证医学试验中,被认为具有抑制心肌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作用[1,2].然而,我们分析了近6年698例患者资料,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肠溶......
作者:瞿斌;史红革 刊期: 2004- 04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法洛四联症(TOF)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目前手术根治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但术后早期容易出现并发症,我院1986年6月-2002年6月共为92例TOF患者进行了根治手术,术后共发生各种并发症3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陈锁成;孙斌;王康荣;丁国文 刊期: 2004- 04
-
主动脉夹层3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中并非罕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在基层医院,由于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本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32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廉 刊期: 2004- 04
-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应用强化降脂治疗能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法将112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无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否,在入院24h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辛伐他汀组(n=56),后者开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发病当日和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脂,并随访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结果入选时二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
作者:彭赟;杨丹鹰 刊期: 2004- 04
-
Angioseal缝合器血管穿刺法的探讨
介入治疗后传统的压迫动脉止血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常常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介入医生一直在探讨新的止血方法[1-8],但均有一定的不足.Angioseal缝合法临床应用后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特殊的穿刺要求,常常限制了它的运用.本文总结80例Angioseal缝合器的运用经验,凡是穿刺符合要求者均获成功.故对其穿刺法进行探讨.......
作者:罗林杰;董少红;陈科奇;杨鹏生;麦爱欢;梁旭 刊期: 2004- 04
-
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初步研究报告
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来,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使心力衰竭的预后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很高,约20%[1,2].心肌细胞没有再生能力,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内可收缩细胞将永久性地减少.近来把骨髓干细胞或骨骼肌源细胞植入到心肌内的研究触发了人们对心肌再生的兴趣.这种方法称为细胞心肌成形术(CelluarCardiomyoplasty,CCM).我们完成1例并已经......
作者:高传玉;牛振民;高恩民;黄克钧;李炜;朱中玉;李牧蔚;翟亚平;张茵;许文凯;徐予;张静;周晗;张嘉莹;沈玉祥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主动脉瓣旁路手术
- 2 新活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 3 P-选择素与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 4 冠心病患者尿微量蛋白与血管内皮因子相关性研究
- 5 40例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 6 直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青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 7 强化降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 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扭转和N端B型利钠肽原的相关性研究
- 9 依普利酮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10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附50例报告)
-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12 永久性心脏起搏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 13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进展
- 14 楚雄市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 15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研究进展
- 16 应用16层螺旋CT评价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
- 17 行急诊冠脉介入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与围手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18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 19 载脂蛋白对冠心病的风险预测
- 20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