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年第12期文章
  • 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应证的变迁

    心脏性猝死(SCD)是医疗保健上一个棘手的重要问题.SCD的定义是:心脏原因的自然死亡,在症状出现后1h内突然意识丧失,以前已知有心脏病史,但死亡的时间和方式是未预料的,是冠心病和其他一些心脏病(如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血管病手术后等)患者的主要死亡方式之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多于1/3的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发生SCD,而陈旧性心肌梗死又是SCD危险......

    作者:孙银崧;周乐今 刊期: 2005- 12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随着1977年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GA)成功,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技术对于患有冠脉综合征而免于外科血管重建的患者来讲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措施,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至今.但是,PCI术后再狭窄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并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现代医学界和传统医学界都相继地开展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伊桐凝;张静生 刊期: 2005- 12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研究进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常见可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3].......

    作者:黄波;黄文涛;朱福;冯义柏 刊期: 2005- 12

  • 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由于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盛行,使得冠心病发病率迅速上升.20年前,心脏内科医生仅能检测心肌坏死的酶学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干预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以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为例,发病后随时间丢失,心肌坏死不可避免,溶栓药物或PCI的成本固定......

    作者:胡大一;孙艺红 刊期: 2005- 12

  • 烟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1烟酸的调脂作用烟酸降低LDL5%~25%,而且使LDL从小而密的颗粒向大的颗粒改变.有研究表明,这种亚型的改变与降低总LDL同样重要,因为小而密的LDL颗粒比大的LDL致动脉硬化的作用更强,这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中常见[1].在FATS研究中,LDL颗粒的增加是与冠状动脉狭窄逆转相关的重要因素[2].PLAC-Ⅰ研究(pravastatinlimitationofatherosclerosi......

    作者:李建勇;胡大一 刊期: 2005- 12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1997年,Hearse首次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Ⅰ)概念.所谓I/R是指细胞因缺血发生可逆性、可存活的损伤,在缺血纠正后这种损伤反而加重并引起细胞死亡或进一步的功能障碍.心肌是发生I/R损伤的常见组织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已有一些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1].凋亡是由......

    作者:刘静;李树青 刊期: 2005- 12

  •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s,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1ot蛋白印迹法检测MMP-9mRNA、TIMP-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人VSMCs在不同浓度Hcy(100、200、500、1000μmol/L)孵育24h后MMP-......

    作者:昌薇;王祥贵;雷健 刊期: 2005- 12

  • 多沙唑嗪对血管狭窄和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及其与血清一氧化氮、血管内膜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23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球囊损伤组、多沙唑嗪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方式处理.另两组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同时多沙唑嗪组应用多沙唑嗪控释片4mg/d,观察各组血清一氧化氮以及血管损伤处血管狭窄、血管内膜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结果应用多沙唑嗪4周后多沙唑嗪组血清一氧......

    作者:曹晶茗;卢竞前;符明龙;常贺生;肖践明 刊期: 2005- 12

  • 氧化应激与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及他汀类药物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硝酸甘油(NTG)耐药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其中8只用于动脉环实验,测出大舒张反应百分率,绘出浓度-效应曲线,测出舒张50%时NTG的浓度值.另8只用于检测血管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结果①动脉环的大舒张反应:硝酸甘油+阿托伐他汀组(Ⅳ组)与硝酸甘油耐药组(Ⅱ组)相比明显增强(P<0.01),Ⅳ组与对照组(Ⅰ组)相比差......

    作者:刘继烈;刘素红;赵娟;阎文泰 刊期: 2005- 12

  • 极罕见房性心律失常--心房脱节性房性心动过速

    1病历报告患者,男性,75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2级,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住院期间记录到如下心电图:显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按顺序出现,P-P间期相等,时限0.84s,频率71bmp,P-R间期0.228,每一P波之后均有QRS-T波群,为室上形态,R-R节律均齐,频率与P波频率相等.除P波外,尚有P'波规律出现,正向波,形态与P明显不同且较小.P'-P'间期相等,时限0.34s,频率为17......

    作者:王力明;李晓琳 刊期: 2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