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年第10期文章
  • 原发性高血压与抗心磷脂抗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Ig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EH患者126例(检验组),其中1级EH患者50例(检1组),2、3级EH患者76例(检2组),健康者45例(对照组).定量检测血清ACA-IgG、ACA-IgM、hs-CRP水平;并测量血压.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ACA-IgG、ACA-IgM、hs-CRP分别与收缩压(......

    作者:王曦云;孙雨时;赵云学;揣丽梅 刊期: 2006- 10

  • 左听诊三角与左胸后外侧切口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的比较

    目的评估左听诊三角切口(ATT)与后外侧切口(PLT)下动脉导管未闭(PDA)缝扎术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ATT)和对照组(PLT).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ATT组58例,自第4后肋与脊柱之间中点始,跨听诊三角区,绕过肩胛骨下缘1~2cm的弧形皮肤切口,经第4肋间切开肋间肌,行胸膜外PDA缝扎术;PLT组58例,标准后外侧切口,经肋床或肋间进胸行PDA缝扎术.结果ATT组术后渗血少,......

    作者:艾斯卡尔·沙比提;乔峻;木拉提;马松峰;霍强 刊期: 2006- 10

  • 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目的探讨管腔内支架替代传统手术治疗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12例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接受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结果12例患者无死亡.共放支架12支,胸降主动脉受压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管径,无中转手术.术后3个月、1年随访,行CTA检查未发现与支架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亮;佟秀琴;韩志伟;王晓明 刊期: 2006- 10

  • 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以东城区在职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调查人数为4076人,实际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的人数为4010人,有效率为98.38%,高血压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的检出率,超重和肥胖组与非超......

    作者:韩战红;王明晓 刊期: 2006- 10

  • 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及血清瘦素与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所有被研究者共100例,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两组.受检者过夜禁食14h,于清晨空腹卧位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离心分离血清,置-20℃冰箱保存备用,集中测定瘦素及CRP.结果①冠心病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8.84±4......

    作者:王同成;唐元升;王勇;王大华 刊期: 2006- 10

  •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应用

    由于急性肺栓塞(APE)存在较高的发生率、死亡率及误诊率,自从1960年以来,APE患者不仅发病1h内10%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幸存者的死亡率也没有得到明显降低.尽管出现了许多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但急诊诊断APE仍然很困难,10%~30%急性大块PE患者直到尸检时才能明确诊断.在过去的50年里,心电图(ECG)由于其诊断特异性较低,长期以来限制了它在APE诊治中的应用.然而近年来,人们对APE患......

    作者:贾宁;贾三庆 刊期: 2006- 10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的机制、意义和治疗进展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50%以上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脉压(PP)增大.收缩压(SBP)升高及PP增大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独立而显著的相关性,是CVD独立的预测因子.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了解,认识到动脉增厚变硬、弹性减退是ISH患者主要的发病机制,这种结构及功能病变与CVD的发生有关.合理的研究治疗目标应该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改善或逆转血管病变,从而进一步减少心脑血......

    作者:覃天锦;王同成 刊期: 2006- 10

  • 线粒体DNA损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与体细胞DNA不稳定性相关联,体细胞线粒体DNA(mtDNA)损伤性积累是人类疾病的潜在因素,例如心肌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就是如此.这在缺血性心肌病发生机理上尤其相关,它是以氧化应激增加为特征改变[1].一些研究证明,DNA损伤存在于AS病变和组织中,DNA损伤显著促进AS形成和进展,同时DNA损伤水平与冠心病(CAD)危险因素相关[2].......

    作者:李志强;郑兴 刊期: 2006- 10

  • 自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

    长期以来治疗自发性高血压的唯一目标是把血压降低到预定标准.但近10多年来,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而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反而呈上升趋势.Yao等[1]报道,即使有效将血压控制到预定标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仍高出普通人群2~6倍.这一结果说明,单纯降低血压并不能控制并发症和死亡率.有人研究发现,即使有效控制血压6年,只要停用降压药6个月,血......

    作者:杨春兰;金仲品 刊期: 2006- 10

  • 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对家猪急性冬眠心肌模型QT离散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负荷期间QT离散度(QTd)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只小型中国家猪采用闭胸介入法制备急性冬眠心肌模型(右冠状动脉为靶血管),利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实验(DSE,0~40μg·Kg-1·min-1)检出冬眠心肌,之后成功复灌,处死动物,对心脏行TTC大体染色及光镜检查.分别于模型制备前后、DSE期间及复灌后观察QTd的变化情况.结果①10只动物(76.92%)成功制备......

    作者:潘德锋;李东野;夏勇;徐晤;钱文浩;陈清枝 刊期: 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