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年第10期文章
  • 应用自体心包瓣膜成型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进行心脏二尖瓣、三尖瓣瓣膜成型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采用自体心包成型心脏瓣膜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致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黏液变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4例二尖瓣病变采用了双孔成形技术,同时用自体心包片制作成形环,替代人造瓣环或自体心包片修补后叶.2例三尖瓣病变......

    作者:安勇;马松峰;王洪斌;乔峻;木拉提 刊期: 2007- 10

  • 小儿体外循环预充羟乙基淀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液对行体外循环术小儿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血浆电解质、血小板计数、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VOLVEN组)、血浆组(BP组),每组20例.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min、返回ICU和术后24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心肺转流15min时,VOLVEN组红细胞压积为0.24±0.01和BP组红细胞压积为0......

    作者:乔建民;要瑞莉;高立兵;王委三 刊期: 2007- 10

  • 外科治疗法洛四联症33例临床体会

    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胸心外科共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TOF)患者3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振波;张福维;梁友君;李东涛;高军;刘成昌 刊期: 2007- 10

  •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关系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是一类能循环、增殖并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趋化因子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在氨基酸端多含有一个或两个半胱氨酸.根据半胱氨酸排列顺序,分为CXC(α)、CC(β)、CC(γ)、CX3C(σ)4个家族.......

    作者:臧希文;郑杨 刊期: 2007- 10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研究进展

    1概述1961年,DallaVolta等[1]先描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dysplasia,ARVD);1977年,Fontaine等[2]发现ARVD的特征;1995年,WHO和国际心肌病学协会(ISFC)统一将其命名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

    作者:顾菲菲;邹阳春 刊期: 2007- 10

  • 血小板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ACS中的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快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STE-ACS)和非ST段抬高型(NSTE-ACS).......

    作者:白莹;田国平 刊期: 2007- 10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指缺血期处于可逆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血液供应后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主要包括: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血流障碍、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1]所致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扩大、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冠状微循环障碍等.......

    作者:石燕燕;李树青 刊期: 2007- 10

  • 依泽替米贝的降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许多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包括胆固醇合成抑制剂(如他汀类)、苯氧酸类(如贝特类)、胆汁酸螯合剂(如消胆胺)及其他(如烟酸类似物)等.依泽替米贝是由美国Schering-plough制药公司和Meck公司联合研发的一种新型降脂药,于2......

    作者:何娟;阳学风 刊期: 2007- 10

  • 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室速及室颤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目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安置埋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s)和射频消融.三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能及时中止大多数室速的发作和减少室速的发作频率.但长期预防性服药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使患者难以耐受.......

    作者:于曼丽;秦永文 刊期: 2007- 10

  • 冠状血管内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新进展

    自从1976年德国医生安德里亚·格隆茨戈首次提出支架的设想,到20世纪90年代冠脉支架广泛应用临床以来,已经出现了第三代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但目前以不锈钢和钴铬合金为基础的药物洗脱支架(DES)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问题.......

    作者:杨水祥;王萍 刊期: 20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