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74例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助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74例患者被初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根据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心肌Te99mSPECT、心电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确诊.结果本组患者心脏彩超诊断的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85.5%.心肌Teg99mSPECT诊断的敏感性64.9%,特异性为81.3%.本组患者误诊率为20.3%.结论扩......
作者:邢非;高传玉 刊期: 2007- 05
-
经颈内静脉球囊飘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19例
紧急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是抢救突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也是对有明显心动过缓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而进行外科手术者的有效保护措施.紧急情况下在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能争取到宝贵时间救治患者.......
作者:代时莉;张泉;杨秦楠 刊期: 2007- 05
-
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690例患者.结果完成冠状动脉造影690例,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0例,检出率为1.4%,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10例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7例,3例起源于无冠窦,1例起源于左冠窦,3例高位开口(2例开口于右冠窦上方,1例开口于无冠窦的上方);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占30%,......
作者:陈爱明;迟贤国;蒋立民 刊期: 2007- 05
-
溶血磷脂酸的生物特性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acid,LPA)是一种细胞膜脂类衍生物,是目前已知的小、简单的甘油磷脂分子,系统命名为:1-脂酰-甘油-3-磷酸,其被认为是磷脂生物合成早期阶段的关键性前体.......
作者:吴昆鹏;雷长城 刊期: 2007- 05
-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溶栓治疗以及90年代以来兴起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然而随之带来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代谢异常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即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者:顾迎春;于晓玲;刘叶;唐博 刊期: 2007- 05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基因治疗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fide,CGRP)是Rosenfeld等于1983年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它与降钙素(calcitonin,CT)均来源于位于11号染色体的CT/CGRP基因,由于CT/CGRP基因不同的RNA编码而翻译成CGRP和CT.......
作者:张小宁;陈道中 刊期: 2007- 05
-
内皮祖细胞防治血管形成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自1997年Asahara等[1]发现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以来,人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病理意义有了较多认识.EPC不仅参与胚胎期的血管发育,也存在于成年机体的骨髓及外周血液中,对出生后的血管发育和血管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这已被许多实验和临床所证实[2],EPC治疗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令人鼓舞成绩.......
作者:周志文;石蓓 刊期: 2007- 05
-
心脏X综合征与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心脏X综合征(cardiacsyndromeX,CSX)是指具有典型劳累性心绞痛,心电图或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并可除外冠脉痉挛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又称微血管性心绞痛.......
作者:王贤良;毛静远;王恒和 刊期: 2007- 05
-
LOX-1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特征的病理过程,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引发和扩大动脉炎症反应、始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在内皮细胞上表达,介导内皮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促炎物质的摄取和降解的主要受体,是诱导氧化应激、干扰内皮一氧化氮合成,以致激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重要物质.......
作者:陈安平;王宗保;易光辉 刊期: 2007- 05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CystatinC(Cys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瑞典的Simonsen等[1]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的新指标.......
作者:董巧玲;刘俊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2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下心内直视手术42例
- 3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 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病变患者直接PCI时支架后扩张的临床评价
- 5 护士在心力衰竭患者管理和治疗中的作用
- 6 二维、三维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筛查作用分析
- 7 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心衰进展的影响
- 8 CYP2C19检测对高危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成本效益分析
- 9 有创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与常规吸氧比较分析
- 10 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应用效果
- 11 肾去交感支配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 1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病变分析
- 13 预激综合征对QRS中间向量的影响
-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炎症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 15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 17 PBL教学法在急诊心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
- 18 血管老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 19 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功能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