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长江以北唇腭裂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其特点
目的探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唇腭裂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726例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者.将患者分成单纯唇裂组(1组)、单纯腭裂组(2组)及唇裂合并腭裂组(3组),对三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6例唇腭裂患者中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43例(45个病变),其中房间隔缺损29个、室间隔缺损......
作者:潘国忠;尚云霄;李武德;邹阳春;吴迪;刘鹏 刊期: 2009- 12
-
血栓抽吸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并联合球囊成型及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梗死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进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共156例,对其中78例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术后造影观察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心电图STR情况.结果抽吸血栓组与同期入选未抽吸组相比,TIMI血流3级分别为89%和78%;TMP灌注3级分别为88%和45%,......
作者:于宏颖;潘震华;索传涛;孙志奇;温尚煜;黎辉 刊期: 2009- 12
-
心肌梗死后PCI术心肌再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其治疗目的是使不可逆的心肌坏死小化以减少早期死亡率,改善长期预后和心功能.随着心肌梗死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广泛开展,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早期病死率已显著下降,由1986年的13%下降至2000年的约4%[1].......
作者:吴波;张书富 刊期: 2009- 12
-
溶栓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血栓性疾病是西方富裕国家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1,2].动脉血栓性疾病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中风;静脉血栓性疾病可导致深静脉栓塞(DVT)和肺栓塞(PE).这类疾病主要危害心、脑、肺的血管系统,使成年人死亡或残疾.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PE;在我国,每年超过2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年需要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超过300万.全世界有血栓患者1500万,所需溶栓剂的......
作者:王佃亮;杜娟;孟永钢;王烈明;刘万顺;胡桃红 刊期: 2009- 12
-
心肌梗死治疗中剩余风险的原因及对策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1].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2,3]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2,4]都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以期在短的时间内实现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国外研究证实,指南中推荐的常规用药在AMI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与住院病死率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5].多因素分析显......
作者:兰丽辉;郑刚 刊期: 2009- 12
-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模型及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远远超过传染病和癌症,居各类疾病之首,其中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一旦发病,治疗比较棘手,因此,如何预测及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关切的热点,也是医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作者:陈金宏;何耀;王发强;秦银河 刊期: 2009- 12
-
内皮素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为内分泌器官,它通过合成和释放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如一氧化氮、内皮素、前列环素、缓激肽、血管紧张素Ⅱ等)调节血管紧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白细胞黏附,抗凝血和血栓形成,以及调控血管新生等[1].其中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重要的缩血管物质,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内皮素在冠心病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梦苒;张桂敏 刊期: 2009- 12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成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的结构重构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包括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心房肌间质改变和心房扩大[1].各种心脏疾病、心律失常或衰老均可以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心房间质组织纤维化是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间质纤维化可导致心房内径扩张、心房壁变薄和心房结构重构[2].......
作者:张雪花;金壹伍;金振一 刊期: 2009- 12
-
马齿苋总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由细胞计数、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采用羟胺法、TBA方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马齿苋总黄酮(16.0、32.0、64.0μg/ml)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RASMC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SMC增殖,可诱导少量RASMC凋亡.马齿苋总黄酮预处理24h后......
作者:卢新华;李强国;谭斌;邓华菲;何军山;尹晓华 刊期: 2009- 12
-
苯扎贝特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是否与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相关.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MP-9和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0.151±0.004、0.562±0.021)比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LOX-1mRNA(0.943±0.003)、M......
作者:祝河忠;屈巧芳;胡新贵;曹慧丽;申晓 刊期: 2009- 12
动态资讯
- 1 心磁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与高血压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
- 2 肥厚型心肌病基因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 3 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 4 谷氨酰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与机制分析
- 5 冠状动脉造影时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 6 建立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平台的意义(一)
- 7 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介素-6、白介素-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的影响
- 8 冠心病外周血中环状RNA表达谱及分子网络分析
- 9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10 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评估的研究
- 11 青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关系
- 12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慢性心衰猝死的进展
- 13 慢性心力衰竭门诊患者ACEI类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 14 胸主动脉钝性外伤的腔内修复治疗
- 15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体会
- 1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397例并发症分析
- 17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 18 无创检测指标对心源性猝死预测的前瞻性和回顾性临床研究
- 19 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 20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