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
  •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及后处理模型,以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来反映心肌的损伤程度,运用Westernblot、realtime-PCR等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是否参与了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结果后处理缩小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梗面积,降低了血清LDH活性,同时上......

    作者:赵焕新;李晓宇;武烨;王晓樑;赵荣瑞;刘慧荣 刊期: 2011- 05

  • 雌激素对高血压人体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雌激素(E)对非高血压(NH)及原发性高血压(EH)人体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HMASMC)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channels)及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STOCs)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在NH及EH下对该通道作用的差异性.方法急性酶分离法分离获取单个HMASMC,采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该细胞上的BKCa和STOCs.结果雌激素可明显激活NH组HMASMC上的BKCa和STOCs,......

    作者:程俊;曾晓荣;李鹏云;李妙龄;谭晓秋;周文;杨艳 刊期: 2011- 05

  • 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长期存在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β1-AA)长期存在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人工合成的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β1-AR-ECII)作为抗原主动免疫大鼠,获取β1-AA,并经SDS-PAGE检测纯度;将纯化的β1-AA通过鼠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建立被动免疫模型,并通过SA-ELISA方法定期检测血清中β1-AA的水平;定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大鼠外周血CD4+、CD......

    作者:王瑾;王丽;吕婷婷;王洁;宋峰;燕子;刘慧荣 刊期: 2011- 05

  • 室间隔缺损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室壁瘤是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由于梗死面积较大且呈透壁性,局部收缩力下降或丧失所致局部向外膨出,呈带状、囊状或不规则状,是AM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左室重构的主要形式.它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心衰、心绞痛、血栓形成以及室性心律失常[1-3],因此及时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就室壁瘤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标准、防治及预后影响因素作如下综述.......

    作者:陈晓;马玲波 刊期: 2011- 05

  • Cantrell五联症八例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对8例Cantrell五联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评估I期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心脏畸形矫治方式,准确评估心脏异位程度及还纳的可行性.常规手术先行心内畸形矫治,然后进行心脏合理的还纳.结果7例患者在心内畸形根治手术同时将心脏回纳入胸腔并行单纯胸廓成形术;1例仅行单纯Ⅱ期心脏还纳术,因心脏膨出严重,胸腔无足够还纳空间,行胸腔扩大成形术.术后病例2室缺修补术后出现残余分......

    作者:张学勤;张伟;肖明第;贾宝成;万亚红;王吉祥 刊期: 2011- 05

  • 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变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二尖瓣置换(MVR)6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5例,双瓣置换50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0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左房折叠术4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3.9%.随访140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死亡2例,其余138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

    作者:王晓明;王亮;韩志伟;员建平;贾凡 刊期: 2011- 05

  • 鲁登巴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鲁登巴赫综合征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总结经外科治疗的12例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术期无死亡.12例随访33~60个月,心功能恢复为Ⅰ级3例、Ⅱ级4例.结论鲁登巴赫综合征应及早手术治疗,修补房间隔缺损同时有效解除二尖瓣狭窄,加强围术期处理,防治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左心室功能衰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盛;阿依别克;张总刚;刘筠 刊期: 2011- 05

  • 我国心血管外科医师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1背景情况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其他任何原因相比,心血管病每年造成的死亡多.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2005年估计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死亡的30%.在这些死亡人群中,估计有760万人死于冠心病,570万人死于中风.预计到2015年,几乎有2000万人将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死于心脏病和中风.80%以上的心血管病死亡发生在低中等收入国家,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几乎持平......

    作者:万峰;唐俊卿;孙凌波;万雨辰 刊期: 201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