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1年第7期文章
  • 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动脉血管病变,而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早期改变主要体现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反射波对动脉弹性及脉搏波形的影响[1].筛查早期血管病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作为一种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无创指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本文就近几年脉搏波传导速度......

    作者:林光宇 刊期: 2011- 07

  • 高密度脂蛋白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是东西方各国发病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疾病,从危险因素的作用,内皮功能的失调,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滞留于动脉壁,炎症反应,到泡沫细胞和纤维斑块的形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构成了冠心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序列过程.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胆固醇升高是具有因果性致病性因子,降低胆固醇成为冠心病预防中调脂治疗的主要策略.然而有60%~70%心脏严重事件并不能由单纯降低胆固醇来防止,......

    作者:仝其广;张坡;胡大一 刊期: 2011- 07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患者发病时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划分为ST段抬高的ACS(ST-segmentelevationACS,STE-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non-ST-segmentelevationACS,NSTE-ACS)两大类,前者绝......

    作者:周华海;柯永胜 刊期: 2011- 07

  •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的细胞外基质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发生后的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deling,VR)是指AMI后所产生的心室大小、形态、组织结构及功能状态的改变,是AMI后发展为心衰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影响AMI预后的主要原因.据统计,AMI后VR的发生率为30%~50%.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及普及,使AMI急性期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这也意味着有更多存活的患者进......

    作者:曾宪珍;张蕾;刘剑刚 刊期: 2011- 07

  •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血肿[1-3].此病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我科对主动脉夹层B型经术前合理药物治疗控制后,采取了覆膜支架置入术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现结合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4~79岁,平均53岁.均有高血压史,主诉突发胸部疼痛7例,突发腰部疼痛2例.......

    作者:彭雪华;赵涛 刊期: 2011- 07

  • 一例马凡综合征患者全主动脉置换术后的监护体会

    目的介绍马凡综合征患者在多次主动脉置换后行全主动脉置换术术后监护措施,总结其监护经验.方法对此例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监护,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延髓及四肢功能的监护;循环系统监护;呼吸系统监护;体温监护;肾功能监护;胃肠功能监护;感染监护及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合理精确的术后监护,此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顺利转出ICU,愈后良好.结论术后加强严密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玥;张宇 刊期: 2011- 07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一种心室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导致的肺静脉充血、运动耐力和生存期降低的临床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流行性很高的心血管病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通过置入左室及右室电极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的新方法.循证医学已......

    作者:杨香林 刊期: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