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1年第8期文章
  • 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终末期肾病患者102例,根据缺血性心脏病确认标准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52例,无缺血性心脏病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同时记录血生化指标血尿酸、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结果缺血性心脏病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2......

    作者:滕兰波;常明 刊期: 2011- 08

  • 应用完全胸腔镜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步结果

    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是当今心血管外科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我院在采用双侧胸部小切口和胸腔镜辅助下双侧肺静脉射频消融隔离术的基础上,自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静脉射频消融并左心耳切除术治疗单纯性房颤,现对其技术方法和9例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屈正;刘晓峥;徐学增;李延培;贾伟涛;韩辉;王彦辉;杨桂林 刊期: 2011- 08

  •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及卡维地洛干预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V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CAR)或美托洛尔(MET)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血糖、血清hsCRP,并通过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学密度定量(AD)值及VP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斑块AD值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以C......

    作者:叶炳华;管耘园;卢辉和;吴红萍;盛臻强 刊期: 2011- 08

  •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双源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及冠脉狭窄情况.结果3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共有81条桥血管,其CTA图像均能清晰显示,其中5支桥血管轻度狭窄,6支桥血管严重狭窄.结论双源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搭......

    作者:王亮;王晓明;韩志伟;殷巍;员建平;贾凡;高艳峰 刊期: 2011- 08

  •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分析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又称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CPVT)[1],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离子通道病,也是导致年轻人心脏性晕厥及猝死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发病多为青少年,临床症状与癫痫、长QT间期综合征等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提高对CPVT发作时的心电图的认识,掌握CPVT患者心律失常的特征......

    作者:李桂云;孙建霞;郑秀菊;邵静 刊期: 2011- 08

  •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的几种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VT)是常见的心脏病急症,需快捷、准确的诊断并进行及时的干预,否则延误抢救时机,可造成严重的后果.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室速不可或缺的工具及基石,提高心电图诊断室速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丛 刊期: 2011- 08

  • CXC趋化因子配体1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已成为我国成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AS斑块中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聚集、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继发性病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AS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

    作者:周建华;桂庆军 刊期: 2011- 08

  • 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记物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及早的诊断可以使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我们已经使用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梗作出早期诊断,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的生化标记物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作出判断.这有助于筛查高风险的患者并对其采取恰当的治疗.本文主要是对心梗作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有前景的生化标记物进行讨论.......

    作者:何海超;王绍欣;王宏运 刊期: 2011- 08

  •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其他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常用降压药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六类.高血压单一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联合治疗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作为JNC-VII及WHO/ISH降压指南药物治疗重要原则之一.有资料表明,不同机制降压药......

    作者:周忠泉;李建军;彭水先;陈锦明;杨沙宁;杨学新;余兆新 刊期: 2011- 08

  • 交感风暴的研究

    交感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本文对此作一综述.1定义交感风暴与室速风暴、电风暴和ICD风暴是同义语,其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迅速识别,紧急救援,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

    作者:郭晓明 刊期: 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