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2年第10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壁瘤形成机制、并发症及治疗

    左心室壁瘤(LVA)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白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纤维瘢痕组织形成,心肌变薄及纤维化,引起左心室重构,在心室压力作用下室壁局部向外膨出是室壁瘤形成的机制.室壁瘤的形成可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间隔穿孔、心力衰竭、左室附壁血栓等并发症,病死率较无室壁瘤形成者高6倍以上[1].因此,室壁瘤的预防、逆转及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永利 刊期: 2012- 10

  • 入院即刻血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入院即刻血糖可能反映机体在应激性刺激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入院即刻血糖的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强度、血容量、血小板聚集及黏附等存在相关性.对入院即刻血糖的研究可以为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指标.现就入院即刻血糖的特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苏;李虹伟 刊期: 2012- 10

  • 胰岛素对血管的影响

    胰岛素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极为重要,当胰岛功能失调时可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减少及胰岛素抵抗.据统计,全世界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胰岛功能失调相关并发症,在全球主要死亡疾病中排名逐年上升.不幸的是,约超过50%的患者没有意识到胰岛素对机体的重要性,导致死亡率也逐年增加.胰岛功能失调对动脉血管影响明显,可以导致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塞、肾功能衰竭等.因此,阐明胰岛素对动脉的影响,积极治疗是极其......

    作者:孟庆洋;杨光;马丹;张晓元;刘洋;郑志磊;于波;杨爽 刊期: 2012- 10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致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研究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自身抗体(AT1-AA)长期作用下大鼠血管内皮是否会发生炎性损伤.方法以人工合成的人AT1R的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AT1R-ECⅡ)为抗原,主动免疫雌性Wistar大鼠9个月,建立AT1-AA阳性的大鼠模型.血细胞涂片法检测大鼠血中血细胞变化情况,以激光共聚焦法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血......

    作者:郑荣华;张苏丽;王可;马秀瑞;贺忠梅;卫小红;刘慧荣 刊期: 2012- 10

  • 伊布利特逆转犬48小时房颤心房肌电重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逆转犬48h房颤心房肌电重构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快速起搏组(Pacing组,10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10只).Pacing组通过右侧股静脉置入起搏电极,600次/min频率起搏高右房(HRA)制备房颤模型.48h后终止起搏,在心电和血液动力学监测下,给予国产富马酸伊布利特0.001mg·kg-1·min-1静脉推注,房颤转复或累计剂量达0.0......

    作者:高峰;张彦;于付生;冯艳;侯月梅 刊期: 2012- 10

  • 复杂危重病例抢救成功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长期居住在养老院,主因“咳嗽、咳痰伴气喘2天,意识不清3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养老院工作人员发现患者出现间断性咳嗽伴咳黄痰,痰粘稠不易咳出,咳嗽剧烈时出现严重气喘.......

    作者:陈志君;王清红;许秀春;左权;曲正;石慧敏;丘军 刊期: 2012- 10

  • 从一个病例谈急性肺栓塞心电图T波改变的意义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会计,2010年6月25日7∶45入院.主诉:腹痛30min,晕厥20min.现病史:30min前,患者晨起后,突感中上腹及左下腹钝痛,伴便意,上厕所后出现胸闷、大汗,随即意识丧失,摔倒,无抽搐,大小便失禁.120到后,胸外心脏按压2~3min,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静推肾上腺素等.后送入我院急诊科.查体:昏迷,BP60/40mmHg(1mmHg=0.133kPa),SP......

    作者:王春玲;李俊秋;张剑梅;王佳;张琦;潘国忠 刊期: 2012- 10

  • 常温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对甲状腺素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甲状腺素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4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6、12、24、48h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血浆T3、T4和TSH.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温体外循环下甲状腺素T3升高水平低于中低温,恢复时间比中低温明显缩短.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甲状腺素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术......

    作者:刘广文;范太兵;陈红卫;潘砚鹏 刊期: 2012- 10

  • 心脏外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7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例心脏外伤患者资料,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8~37岁,其中刀刺伤5例、胸部挤压伤2例、急性心包填塞6例.损伤部位:右心室3例、左心室2例、室间隔破裂1例、单纯急性心包填塞1例.结果急诊手术6例,保守治疗1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快速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紧急开胸手术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作者:岳强;韩志伟;王亮 刊期: 2012- 10

  • 持续低温心肌灌注体外循环不降温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持续低温灌注体外循环(CPB)不降温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心脏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温组和低温组各30例,对比研究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多巴胺使用情况、血尿、心包纵隔总引流量、血细胞水平等检测指标间的差别.结果常温组CPB时间较低温组短(P<0.05),术后总引流量、使用多巴胺的量和时间以及血尿的发生较低温组低(P<0.05),手术......

    作者:方海宁;谭伟;陆健君;李树松;罗又桥;文健乾;曹辉庆 刊期: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