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为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L(6mg/dl)[1].高尿酸血症除了直接导致痛风发作、高尿酸性肾功能损害,还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6].在痛风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达90%,其中高血压发病率可达25%~50%[7,8].而早期进行降尿酸治疗,可以延缓高血压进展及靶器......

    作者:朱少芳;何文 刊期: 2012- 03

  • 他汀类药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预防及其作用机制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心血管病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主要是面向人群,为没有或虽有危险因素存在,但疾病尚未发生者进行的预防.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由Endo等研究提出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与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来,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逐渐深入.如4S研究证实,辛伐他汀能进一步减少具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所有原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的......

    作者:董道然;曾玉杰 刊期: 2012- 03

  •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常用和重要的手段,是进一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对冠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冠脉造影提供的形态学已不能满足临床对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评价的需要.血管内超声(IVUS)及光学相干成像(OCT)等影像技术的出现,使我们对狭窄程度的判断、病变性质的评估及治疗策略的选择更为准确和合理[1].但由......

    作者:薛军;王明晓 刊期: 2012- 03

  • 中期因子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中期因子(MK)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伪手术组(sham组)、梗死模型组(AMI组)和MK干预组(MK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AMI动物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在环绕LAD周围注射MK为MK干预组.4周后,对大鼠行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称重,计算全心体重指数;取组织制......

    作者:宋红艳;沈小梅 刊期: 2012- 03

  • 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钠电流(ⅠNa).结果应用黄芪总黄酮(TFA)组与柯萨奇B3病毒感染模型组相比较,ⅠNa峰值从(-7.79±1.53)nA下降到(-5.64±1.6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

    作者:王春贵;宣丽颖;柳文清;窦忠霞;王大鹏;赵明 刊期: 2012- 03

  • 心尖球形综合征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活动性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0年4月26日入院.入院前一周因受凉后出现活动性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夜间不能平卧.4月19日曾至外院就诊查心电图:窦速,左室肥厚,胸前导联ST-T变化(图1).胸片:两下肺纹理模糊,心脏扩大(图2).胸部CT:两下肺少许炎症,两侧少量胸腔积液.肺功能:肺通气、换气功能轻度减退.NT-proBNP1948p......

    作者:吴波;马瑾;张少衡;张文佳;唐静辉;王豪;陈德;张书富;华尔铨 刊期: 2012- 03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2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外科手术结果,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予以靶向降肺动脉压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动脉SaO2≥90%作为手术指征进行手术.结果围术期无死亡,术后随访4~24个月.1例出院后2个月猝死于肺高压危象;2例患者随访结果欠佳,心功能Ⅳ级,其中1例术后经常晕厥,反复咯血,1例术后3个月肺动脉高压右心衰伴三尖瓣大量反流.其余25例患者均......

    作者:张学勤;张伟;江萍;常飞虎 刊期: 2012- 03

  • 杂交技术在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杂交技术治疗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31例合并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病例,均采用侧支栓堵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结果全组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3.2%.共发现大的体肺侧支66支,栓堵53支,未发生造影及栓堵相关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栓堵体肺侧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轻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胡楝;钟志敏;李韬;陈凯明;刘超;余观水 刊期: 2012- 03

  • 体外循环术中自体血回收对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术中不同自体血回收方式对患者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分为A、B两组,均为30例.A组为观察组,全部术野出血用自体血液回收机离心洗涤后于手术结束前回输体内.B组为对照组,不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将肝素化后的术野出血直接吸回体外循环系统停机前回输体内,鱼精蛋白拮抗后机器余血打入输血袋,于手术结束前静脉回输.对两组患者麻醉前、体外循环中及术毕静......

    作者:张斌;张亚健 刊期: 2012- 03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56例,年龄5个月至71岁,平均年龄34岁.104例中有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直接结扎及缝扎,其中微创小切口14例;48例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及心脏疾病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直接结扎及缝扎瘘口,对合并......

    作者:孙保;金晶;曾祥军;陶凉;庾华东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