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术后患者NT-proBNP及心脏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腔起搏器治疗患者NT-proBNP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住院并行双腔起搏器(DD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可定5mg组及可定10mg组各20例.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
作者:纪阳;孙皓;赵青;孙品;蔡尚郎 刊期: 2013- 06
-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纤溶酶2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ST-T段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T段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苗洪萍;董静莲;郭丽华 刊期: 2013- 06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探讨OSAS与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ACS患者346例,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护仪对患者进行监测.以呼吸紊乱指数(AHI)≥5作为界限,共有86例诊断为OSAS.将ACS患者分为Non-OSAS组260例和OSAS组86例......
作者:曾冲;雷晓明;李韶南;刘震;谭锦文;梁志科 刊期: 2013- 06
-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病因评分预计死亡率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评分在急性心力衰竭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心力衰竭基础病因及诱因综合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对4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计死亡率进行评估并建立预计死亡率模型,分层计算群体预计死亡率.结果根据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评分分值进行分组,随着分值逐渐升高,实际病死率和预计死亡率也逐渐升高,死亡组评分均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评分系统简易实用,......
作者:孙晶;张涛;张剑梅;王青;曹守冬;艾秀华;李章君;刘阔;崔娟;周虹 刊期: 2013- 06
-
心房颤动患者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及蛋白激酶C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为常见而复杂的心律失常,容易引起心房内血栓、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脑卒中、痴呆和心力衰竭.引起房颤的原因有很多,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conductancecalcium-activatedpotassiumchannels,SKchannels)是引起房颤的新的离子通道,由于它具有心房选择性特点,从而作为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对......
作者:范学慧 刊期: 2013- 06
-
右心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上的应用
心脏声学造影即心脏超声造影(又称造影超声心动图)1969年由Gralniak首先提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问世前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彩色多普勒(CDFI)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尤其对于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CDFI能直观显示异常血流的起源、流向及流速,敏感性高,但在显示右向左分流时则敏感性较低[1].右心声学造影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强,能提供......
作者:薛军;孙妍;许慧敏;裴金凤;王明晓 刊期: 2013- 06
-
匹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分布及匹伐他汀对TNF-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MMP-9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病理标本取自外科择期手术病例,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照组动脉标本取自非正常死亡健康成人尸体及非血管病变切除标本;血管平滑肌细胞取自开放手术切除的主动脉中膜.实验为5组,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实验各组平滑肌细胞在给予TNF-α刺激前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
作者:费宇行;张蓉;李晶;胡明;裘毅钢;张沂 刊期: 2013- 06
-
比较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替米沙坦对离体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及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HASMCs复苏、传代后,分别用不同浓度及条件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缬沙坦(Val)、替米沙坦(Tel)、GW9662干预HASMCs,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蛋白表达.结果25μmol/LTel与25μmol/LVal相比可......
作者:章岱;王雷;赵林;南芳;王翠英;李敏 刊期: 2013- 06
-
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探讨采用over-the-wire(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杂种犬12只,体重(23.0±1.9)kg,采用开胸直视下完全结扎前降支(LAD)中段建立急性心梗模型.1周后采用OTW球囊将1×108EGFP标记的MSCs灌注到与LAD平行的前室间静脉(AIV)中段.所有实验动物分别在灌注后1h(n=4)、14d(n=4)、28d(n=4)取......
作者:甄雷;王晓;缪黄泰;乔世斌;吴星欣;乔岩;刘百球;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刊期: 2013- 06
-
β1-AR阻断剂联合β2-AR激动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与特布他林联用对心梗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从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组)、特布他林组(T组)、联合治疗组(L组)和安慰剂组(A组),另选一组为假手术组(S组),每组8只.术后1周灌胃给药,M组给予美托洛尔20mg/kg,T组给予特布他林2mg/kg,L组给予美托洛尔和特布他林,剂量同上,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S......
作者:阴艳萍;高宇平;吕吉元;李学文;王丽霞;刘艳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2 胰激肽原酶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3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
- 4 调控离子通道蛋白的miRNA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前后改变及其意义
- 5 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PCI术后效果的差异性研究
- 6 圈套术处理支架脱落一例
- 7 改进护理方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近期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 8 不同类型冠心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 9 陈旧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病变特征和临床特点
- 10 脂联素基因SNP+276G/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11 心脏刀刺伤三例
- 12 心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 13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的临床应用
- 14 我国心血管外科医师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 15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6 替米沙坦对ACS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及与Akt/GSK-3β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17 远程缺血预适应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8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 19 外科手术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报告
- 20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