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后血小板变化规律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6例植入IABP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利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分析应用IABP后血小板变化规律.根据冠心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介入组和药物组,比较三组患者血小板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96例患者应用IABP(97.10±64.66)h.应用IABP后即......

    作者:张宪芬;高文根;孟海英;陶欢欢 刊期: 2015- 04

  • 降低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死亡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降低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体-肺动脉分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6例,年龄3个月至27岁,体重3.5~54.0kg.探讨降低死亡率的相关措施.结果中央分流术(Waterston)115例,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B-T分流)74例,墨尔本分流28例.术中恶性心律失常......

    作者:韩宏光;王辉山;李晓密;徐莉莹;孟庆涛;张晓慧;张春振;都业君 刊期: 2015- 04

  • 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糖尿病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5例,根据糖尿病病史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异常(IGT)和糖尿病(DM)三组.应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和BNP检测板,测定三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7天......

    作者:程国杰;曹树军;胡硕强;王金波;张银;张弓 刊期: 2015- 04

  • 脑电双频指数监控下不同麻醉方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纤维支气管镜中的应用

    目的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控下比较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咪达唑仑作为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中的麻醉用药差异,评价丙泊酚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00例,年龄1个月至3岁,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用丙泊酚(试验组)和芬太尼+咪达唑仑(对照组)镇静、麻醉,在维持相同BIS值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情况、起效及苏醒时间、......

    作者:韩霞;郑璇;沈炘 刊期: 2015- 04

  • 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HADS2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0.74±8......

    作者:王颍骅;薛松 刊期: 2015- 04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AS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情况及其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浆TAS,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比两组受试者两侧baPWV和踝臂指数(ABI),探寻血浆TAS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TAS浓度为(1.101......

    作者:潘娅萍 刊期: 2015- 04

  • 心房颤动经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brillation,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中,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凝、转复并维持窦率和控制心室率[1].随着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广泛开展,射频消融术已成为目前非药物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因其能减少甚至根除房颤,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宋学莲;党懿;齐晓勇 刊期: 2015- 04

  • 微小RNA与心房颤动心肌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来一项关于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指出,高龄、吸烟、肥胖、高血压、左心房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等容易促进房颤的发生[1].中国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房颤患病率为0.77%,根据我国标准人口构成校正后为0.61%,若按目前我国13亿人口计算,我国房颤人数接近800万[2].房颤可以造成心排血量减少、......

    作者:龙秀环;徐新;张社兵 刊期: 2015- 04

  • 去肾脏交感神经支配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故去除交感神经应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高选择性去肾脏交感神经支配术发展迅速,并有大量研究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将就去肾脏交感神经支配术治疗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晓川;饶莉 刊期: 2015- 04

  • 辛伐他汀后适应对血脂正常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药物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的影响及减少心肌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辛伐他汀后适应组(SIM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再灌注前,SH组、I/R组经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SIM组经颈静脉注射辛伐他汀(1mg/100g).再灌注2h后抽静脉......

    作者:陈树杰 刊期: 2015-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