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对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对体外循环下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二次瓣膜置换术患者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3.2±7.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血小板分离组(n=20).记录所有患者术前LVEF,术中、术后48h出血量及24h引流量,术中输血液制品情况,术后瓣膜功能及生存情况,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①两组间麻醉诱导前数据,包......
作者:林培容;侯宇希;樊珍;王艳双;赵丽云 刊期: 2016- 06
-
自体血回输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必要性.方法2015年2~3月40例行OPCAB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收集围术期输血及肝肾功能等临床资料,确定自体血回输在OPCAB术中是否必须应用.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输血,自体血回输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红细胞压积(35.93±3.68比32.29±4.67),同时引起术后早期肝功能指标升高,但未见......
作者:石云;刘宇;吴海波;王辉山 刊期: 2016- 06
-
腔镜获取大隐静脉的临床学习曲线研究
目的了解没有任何经验的手术团队是如何完成完全内窥镜静脉获取(EVH),以及分析它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连续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240例的临床资料.每连续30例患者为一组(G1~G8),分别记录每组获取大隐静脉切口数量、获取静脉长度、获取时间、修补数量、转为开放比例及静脉搭桥支数,并计算长度/时间比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3.5±10......
作者:张希涛;高杰;刘岩;顾松;颜钧;辛悦;苏丕雄 刊期: 2016- 06
-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是一种具有相对复杂临床症状的疾病,过去被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日渐呈上升趋势.目前有研究显示,在总心力衰竭的发病人群中,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所占比例为50%左右,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及住院率,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平海芹 刊期: 2016- 06
-
老年及高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药物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
随着年龄增长,慢性心衰患病率增加.慢性心衰是65岁以上人群住院的主要原因,显著增加临床及经济负担.老年心衰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的再住院率高,大约50%的再住院是由于慢性心衰相关的合并症、使用多种药物及身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虽然50%的慢性心衰患者超过75岁,大部分临床研究纳入的是相对年轻的患者.在研究资料不完全的基础上,需要推断哪种治疗方案适合这个特殊的人群,对于提供治疗决策的医疗人员具有挑战性.......
作者:伍熙;黄晓红 刊期: 2016- 06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包括广泛的心脏和冠状动脉、外周动脉的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血管疾病占了较大部分比重,而为加强一级预防而进行的早期危险因素的检测,以及对疾病新的治疗方法的发现是减少慢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重要的两个方面[1].心血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的成员之一,既往的研究已经对FGF21在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
作者:郭芙蓉 刊期: 2016- 06
-
MicroRNA-2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18~22个碱基长度的非编码小RNA;它们通过诱导转录抑制或转录降解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1].初人们只认识到RNA聚合酶Ⅲ是驱动miRNAs转录的主要因素;然而部分前体长链miRNA(pri-miRNA)转录子长达数千个碱基对,包含4个或更多的尿嘧啶,这会导致聚合酶Ⅲ转录介导作用的终止[2].......
作者:杨文钢;薛松 刊期: 2016- 06
-
云医疗之先锋: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随着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社会化网络普及,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的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健康APP的应用和发展,加之可穿戴医疗健康监测设备的推广使用,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手段,也为医疗服务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更使“云医疗”应运而生.而以云计算为基......
作者:屈正 刊期: 2016- 06
-
应激性心肌病大鼠心率变异率变化
目的观察束缚(IMO)应激大鼠心率变异率(HRV)、心肌组织学及心电图变化,研究自主神经在应激性心肌病(SC)中的作用.方法建立IMOSC动物模型,检测HRV时域、频域指标、心电图、血浆NE、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及H&E染色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大鼠IMO应激后心率增加、ST段明显偏移及严重心律失常,QTc间期延长[(0.202±0.012)s比(0.172±0.017)s],VLF......
作者:房加雄;齐跃;于慧春;田泽君;刘子泉;何冰;杨学勇;李贺 刊期: 2016- 06
-
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MACE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282例,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发生组(试验组,n=82)和未发生组(对照组,n=200).所有患者于PCI术......
作者:刘浙波;夏豪;杨洋;李晶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02例临床分析
- 2 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 4 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PCI前后左室张功能的研究
- 5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左室扭转功能变化
- 6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 7 心脏左心房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 8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9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1蛋白的表达
- 10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福辛普利钠联合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
- 11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中射频消融外科治疗
- 12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职工代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13 左心室重建与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 14 浅谈心血管内科研究生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 15 冠状动脉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现状
- 16 经皮穿刺置管法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腹膜透析的应用
- 17 主动脉夹层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紊乱与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
-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有关策略问题
- 19 低钠血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判断的意义
- 20 冠心病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