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延迟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4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延迟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STEMI患者,延迟PCI20例,急诊PCI28例.观察PCI术中球囊、置入支架参数及介入时间,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的影响以及住院期间PCI临床成功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发生率.结果48......

    作者:汪和贵;柯永胜;杨浩;纪勤炯;曹蘅;王安才;芮世宝;唐军;吴明;蔚有权;刘文洁 刊期: 2007- 12

  • 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与传统冠脉搭桥术的比较研究现状

    目前每年有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以期避免体外循环并发症,节省手术时间及简化手术过程.但是对于非停跳搭搭桥是否更有利于患者本身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就两种手术方式做一比较.......

    作者:张楠;郭楠;周岊梧;白川盟;肖连波;张玉辉 刊期: 2007- 12

  • 脂肪组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新地位

    已有证据表明,脂肪组织与糖代谢和能量代谢、免疫功能、止血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这种作用可以通过脂肪细胞贮存、消耗/产生能量、分泌激素等三种主要功能进行解释:①脂肪细胞以脂质形式贮存能量的能力很强.②贮存的脂质能被迅速代谢,转变为脂肪酸或通过解耦联氧化作用增加产热用于ATP循环.③脂肪组织通过内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分泌的脂肪激素与CNS、生殖、免疫及心血管系统等保持联系.因此,脂肪细胞的功能转换对代谢综合......

    作者:于曼丽;秦永文 刊期: 2007- 12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的改变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可引起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EH造成左心房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研究全面、深入且备受重视,但是它对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甚少,然而右心室作为心脏整体泵功能的一部分,同左心室一样重要,在EH中发生的变化不容忽视.过去认为EH首先累及左心室,左心功能不全以后通过肺循环才引起右心功能障碍,右心功能障碍是左心衰竭的结果.目前......

    作者:苏蓉;邓洁;李静 刊期: 2007- 12

  • 脑钠素、N-末端脑钠素前体与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新一类生物标志物脑钠素(B-typenatriureticpeptideorbrain-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和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已在心血管疾病中作为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法选择的一种重要检测工具出现.本文整理了大量资料中关于BNP和NT-proBNP的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周丽程;郑杨 刊期: 2007- 12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进展

    一个世纪以来,传统观念强调心力衰竭(HF)是血流动力学失调,因而主张应用正性肌力药和外周血管扩张药,试图增强心肌机械做功以缓解症状.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学说虽然能解释心衰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但不足以说明心衰病程发展及终死亡的机制.......

    作者:付焕梅;张玉东 刊期: 2007- 12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已有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而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记物之一,它的变化与AS、原发性高血压(EH)、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

    作者:潘巍巍;江珊 刊期: 2007- 12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中的价值

    不稳定斑块的自发破裂及继发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猝死的主要原因.其中将那些濒临破裂,进而发生血栓和(或)迅速进展的不稳定斑块称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plaque,VP).如何早期识别能够引起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猝死的易损斑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陈步星;田婷;赵希哲 刊期: 2007- 12

  •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壁斑块和粥样硬化,在上述病理进程的发生和发展中,过氧化脂质和超氧自由基的病理损伤起主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胆红素为体内代谢废物,具有强细胞毒性,必须排出.然而实验表明,胆红素是机体内清除过氧化脂质和超氧自由基的重要生理抗氧化物质.其正常含量能有效抑制动脉内斑块和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1-3].胆红素的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因此,有学者[4-6]提出血清胆红素水平......

    作者:刘颖;于晓玲 刊期: 2007- 12

  • 基因治疗与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DC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基因因素、病毒持续感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等.近年来随着心脏病治疗技术的发展,DCM的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减容成形术、左心室机械辅助循环及心脏移植治疗等.但......

    作者:王勇;李觉;胡大一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