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与外科手术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选择40例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膜部VSD的患者,另外选40例经传统外科修补术治疗膜部VSD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1~32(15.5±3.5)岁,体重10.8~58.0(24.2±7.5)kg,膜部室间隔缺损大小为2~14(5.6±0.5)mm.分别依据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

    作者:杨新超;柳德斌;王炜 刊期: 2014- 04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V1-3 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2组,ST段抬高组(16例)和非ST段压低组(17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变适合行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型术并检测B型钠尿肽(BNP).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尤其是圆锥支......

    作者:李永旺;吴君;赵洪涛 刊期: 2014- 04

  • OCT对于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于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对策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行DES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22例,对患者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结果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OCT表现为:支架内皮化不全6例、贴壁不良12例、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例,支架内纤维过......

    作者:陈玉善;关怀敏;解金红;罗明华;邱承杰;王贺;董文杰;宗永华 刊期: 2014- 04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136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12h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3ml,测血钾浓度,做18导联心电图.患者均同意做急诊介入治疗,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急性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罪......

    作者:赵贵明;任久林;李晶;杜永利 刊期: 2014- 04

  • 危重血管疾病急症处理

    目的探讨危重血管外科急症的处理特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45例危重血管疾病急症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5±12.4)岁,体重(68.78±14.44)kg,急诊入院或转院36例,一般住院病情恶化9例.结果生存率86.67%,死亡率13.33%.平均住院时间20.5d.主要并发症为出血、高血压、中风、截瘫、心脏事件、急腹症、内脏缺血、疼痛与精神症状......

    作者:张红超;陈霞;刘朝中;李令珂;陈元恒;侯迈;王翠霞;郑海滨;杨磊磊 刊期: 2014- 04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78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同时研究此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程度及血压节律是否相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130名健康中老年人的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eNOS基因启动子-786位点T/C多态性,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高血压组内按高血压......

    作者:刘永生;郑立文;武国东 刊期: 2014- 04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减速力测定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减速力(DC)特点研究,探讨DC对ACS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ACS患者为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为SAP组,50例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24h动态心电图经120Hz数字化自动处理系统转换为以心动周期R-R值为纵坐标的序列图,筛选出减速周期,以选中的减速点为中心计算出X(0)、X......

    作者:刁军;祁春梅;武维恒 刊期: 2014- 04

  • 单纯累及右心系统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单纯右心系统受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连续手术治疗的45例单纯累及右心系统的心内膜炎患者,平均年龄(38.5±14.7)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28例患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3例有永久起搏器电极,14例患者未合并心脏畸形,1例患者有静脉注射毒品史.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3例、Ⅲ级30例、Ⅳ级2例.手术清除心内赘生物、......

    作者:刘兴荣;张超纪;刘剑州;马国涛;苗齐 刊期: 2014- 04

  • 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于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行64排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47例.用评分的方法客观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冠状动脉支架的显示情况,并对支架管腔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测量.对于中重度狭窄的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并分析其与MSCTA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47例患者共置......

    作者:田希存;李春志;于晓晶;任华 刊期: 2014- 04

  • 不同疗程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疗程体外反搏及短疗程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常规治疗组)、Ⅱ组(短疗程反搏组)及Ⅲ组(长疗程反搏组),每组30例.Ⅰ组接受常规治疗,Ⅱ组接受常规治疗及15d体外反搏治疗,Ⅲ组接受常规治疗及35d体外反搏治疗.治疗35d后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RP水平.结果Ⅰ组有效率55.2%,Ⅱ组有效率90......

    作者:郭琳琳;李盛楠;曹广智;王涛;卜晓翠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