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聚四氟乙烯人工单叶肺动脉瓣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手术中应用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单叶肺动脉瓣对防治术后早期肺动脉瓣反流的作用.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随机选择21例具备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先用经修剪的PTFE片缝制人工单叶肺动脉瓣,再用经处理的自体心包片行右心室及主肺动脉补片扩大.体外循环转流50~150(83.4±24.1)min,主动脉阻断30~101(58.8±19.1)min.结果本组21例......
作者:陈凯明;刘浪;曹勇;赖锋华;胡楝;朱伯卫;王茂生 刊期: 2014- 04
-
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248例连续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远期[平均(42.33±17.13)个月]病死率.结果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为33%.糖尿病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糖尿......
作者:白玉蓉;葛爱青;鞠鹏;邹建宏;胡桃红;马会利 刊期: 2014- 04
-
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应用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巳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血管病变尤其是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础.因此,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严重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之一.评估动脉硬化敏感指标之一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
作者:余其贵 刊期: 2014- 04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nitrogenmonoxidesynthase,eNOS)是高血压的易感因素,它的基因编码所产......
作者:崔美善 刊期: 2014- 04
-
MicroRNAs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MiRNAs存在多种形式,初是pri-miRNA.miRNAs相对应的基因来源于染色体非编码区,在细胞核内由RNA聚合酶Ⅱ(RNApolymeraseⅡ,RNApolⅡ)转录生成长度为100~1000nt的初级miRNA(primarymiRNA,pri-miRNA).pri-miRNA在双链RNA特异的核酸酶Drosha及DGCR8(Di-Geogecriticalregion-8)结合蛋白作用......
作者:庞秀峰;李纪明;李莹 刊期: 2014- 04
-
冠脉CTA在评估冠状动脉和桥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的问世,开创了心血管疾病无创诊断的新纪元.2005年11月西门子公司正式将双源CT(DualSourceCT,DSCT),这一划时代的影像学诊断产品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得冠脉CT(CTA)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冠脉CTA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石秋林 刊期: 2014- 04
-
MiRNA与获得性主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获得性主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主动脉瘤(aorticaneurysm,AA)、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其中AD与AA的发病率高,为3~4人·10万人-1·年-1[1],其总体病死率和手术相关死亡率都很高.年龄、吸烟、男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AA与AD形成的危险因素,主动脉中层的退化、变性、坏死是AD与AA的致病基础.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致力于阐释获得性主动......
作者:叶东挺;杨建安;刘银河 刊期: 2014- 04
-
慢性心衰的诊断、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转归,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65岁者为1%,(65~79)岁者>5%,80岁以上者达10%~20%,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的患者年死亡率高达50%[1].美国Framingham研究[2]表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Cowie等[3]的......
作者:陈玥竹 刊期: 2014- 04
-
老年心房颤动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据临床统计,>60岁的老年人群房颤的发病率>1%,>70岁人群发病率>5%,>80岁时可增加到10%[1].对于老年人,心房颤动多发生在自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瓣膜病等),并且具有持续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生活质量差的特点.......
作者:王雨水;赵海兰;王艳飞;万军辉;宋志欣;齐颖;刘志焕 刊期: 2014- 04
-
微创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及其评价
目的探索一种微创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价.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心梗组(MI,n=30)与假手术组(Sham,n=10).术前及术中用异氟烷对动物行吸入麻醉,于左胸3、4肋间做一1.0cm左右切口,将心脏从胸壁窗口挤出.MI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Sham组冠脉只穿线不结扎,其余操作同MI组.术后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经心肌组织......
作者:张红霞;刘艳;李玲萍;贺忠梅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综合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 2 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管加压素浓度变化研究
- 3 风心病瓣膜手术中射频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 4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5 伴有高脂蛋白α血症的ACS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和烟酸治疗的效果
- 6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25例
- 7 Celsior液、HTK液和UW液对心脏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 8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的几种方法
- 9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左室扭转功能变化
- 10 平板运动试验变时功能不全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 11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2 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研究
- 13 中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 1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1例临床分析
- 15 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外科疗效分析
- 16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的探讨
- 17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新生儿卵圆孔未闭结局的研究
- 18 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的外科治疗
- 19 妊娠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疗效观察
- 20 他汀类药物对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