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6年第5期文章
  • 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其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其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62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测血小板聚集率(PA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预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佳PAR值.将所有受试者分成HPPR组(PAR≥44.5%)和对照组(PAR<44.5%),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

    作者:陆胜;俞家贤;周小红 刊期: 2016- 05

  • 校正的HEART风险评分在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Ⅰ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人群,计算校正的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共人选923例胸痛患者.371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校正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

    作者:马春朋;刘晓丽;龚志忠;王晓;贺晓楠;师树田;聂绍平 刊期: 2016- 05

  • MicroRNA调控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在主动脉中层出现变性、坏死等结构异常的基础上,当内膜撕裂后,血液流入中层形成假腔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4~5人/10万人年[1,2],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死亡原因是夹层破裂所致的大出血.虽然目前主动脉夹层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D患者基因水平表达异常是发病的遗传学基础[3,4].近来的研究发现,microRNA(mi......

    作者:邓钧安 刊期: 2016- 05

  •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某些不良生活方式(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由于代谢综合征包含一系列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目前已成为心内科医师关注的热点.......

    作者:杨丽华;戴海龙;光雪峰 刊期: 2016- 05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增加[1],65岁以上及85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生率分别为6%和10%[2],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心房颤动增加了外周血管栓塞及脑卒中的风险,并且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3],因此,房颤的治疗意义重大.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已成为终止房颤从而转复窦律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首次房颤射频消融的复发率偏高[4],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来识别......

    作者:王建铭;黄从新 刊期: 2016- 05

  •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吸烟、糖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和其他许多因素均可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年龄、性别、某些遗传因素,都有助于该综合征的发病[1,2].近年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涉及到急性和慢性炎症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由脂质浸润引起的血管被动损伤[1,3,4].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鲁明;蒋学俊;陶波;方钊 刊期: 2016- 05

  • 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对机体的危害源于其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013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为11.6%,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脏并发症,由代谢奈乱及微血管病变引发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及纤维化进而导致心脏重构,并终进展为功能异常......

    作者:张军;谷翔;黄问银;李卫东 刊期: 2016- 05

  •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EF2A RNA干扰对PAI-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RNA干扰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EF2A表达的影响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MEF2ARNA干扰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NC),并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慢病毒转染,然后把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MEF2ARNAi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NC组)和对照组,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EF2A及PAI-......

    作者:周文平 刊期: 2016- 05

  • 硝酸盐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内质网应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硝酸盐后处理(PPost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特异性内质网应激(ERS)损伤相关蛋白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Caspase12(半胱氨酸蛋白酶12)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PPostC组(硝酸盐后处理组)三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缺血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指数及C......

    作者:吴娜;宋达琳;蔡尚郎 刊期: 2016- 05

  • 负荷量西洛他唑对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负荷量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继以术后维持量三联抗血小板治疗(TAPT)1周对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MI)和随访1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并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57例接受阿司匹林(300mg负荷,继以100mgQd,)、氯吡格......

    作者:徐玲霞;陈康寅;郑心田;刘彤;焦占全;徐延敏;李广平 刊期: 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