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陈旧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病变特征和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有脑梗死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9例,按是否有脑梗死病史分为2组,其中脑梗死组13例、非脑梗死组86例.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有脑梗死病史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及梗死相关动脉的特点,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曲线下面积、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有脑梗死病史者占13......
作者:朱智瑞;楚英杰;徐予 刊期: 2017- 11
-
瞬时无波形比值指导冠心病诊疗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造影只能判断病变的狭窄程度,并不能从功能上确定该病变是否引起心肌缺血,往往低估或高估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法更好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逐渐成为公认的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价指标,以FFR指导的治疗策略已被证实安全、经济,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1].在我国及欧......
作者:玄昌波;韩丽萍;潘国忠 刊期: 2017- 11
-
细胞凋亡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控制的细胞自主且有序的死亡,它不是一个被动发生的过程,而是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作用的主动过程.与坏死过程不同,凋亡无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也没有严重的炎症反应.易损斑块不稳定及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的病理机制,而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则是其主要的效应细胞,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文献报......
作者:刘慧地;杨丽霞 刊期: 2017- 11
-
PI3K/AKT信号通路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MIRI)是各种缺血性心肌病再灌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并且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提高再灌注疗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认为MIRI的机制主要与炎症因子释放、氧自由基产生、钙离子超载、线粒体损伤和能量代谢障碍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近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作者:孙凤娟;赵圣刚;江力勤 刊期: 2017- 11
-
钙激活钾通道与冠脉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手段.支架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支架结构、生产工艺、药物载体及涂层药物等工艺改进[1-4],提高了支架植入术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相比再狭窄率高达50%的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5],裸金属支架(BMS)及药物涂层支架(DES)再狭窄率大幅下降;但10%~20%的......
作者:朱彦蓉;张代民;陈绍良;叶鹏 刊期: 2017- 11
-
雷诺嗪治疗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脑卒中、体循环栓塞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严重并发症[1,2].尽管近一些非药物治疗有一定进展,但是抗心律失常药物(AAD)仍然是房颤急性和长期治疗的主要选择.目前治疗房颤的AAD疗效不佳,房颤每年复发率可达40%~70%[3].......
作者:李召鸿 刊期: 2017- 11
-
不同剂量苯酚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苯酚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影响.方法选用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动静脉局部涂抹不同剂量的苯酚,按照给药剂量分为4组:假手术组、0.5ml苯酚组、1.0ml苯酚组和1.5ml苯酚组.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监测血压,1周后行苯酚化学腐蚀神经术,术后4周处死大鼠,采血,肾动脉及肾神经组织送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肾动脉采用HE、Masson、PAS染......
作者:王鸣;韩文正;关韶峰;翟馨蓉;方唯一;曲新凯 刊期: 2017- 11
-
辛伐他汀增强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体外孵育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采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健康成人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制备血小板悬液,应用全血阻抗法、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测定不同浓度辛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单独或联合阿司匹林共同孵育对血小板聚集及活化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体外孵育可降低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联合阿司匹林,可进一步降低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及血栓素TXB2合成.结论......
作者:都虹;郝杰;呼海娟;鲁静朝;杨秀春;崔炜;刘凡 刊期: 2017- 11
-
伊伐布雷定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在传统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对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85例IC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2)和伊伐布雷定组(n=43).在常规缺血性心肌病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安慰剂和伊伐布雷定,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SDNN、SDANN及RMSSD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和伊伐布雷......
作者:易日霞;李朋;李睿;邹永光;胡威;徐建辉;王丹丹 刊期: 2017- 11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ACS患者120例,包含急性心梗(STEMI和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均行支架植入(PCI)或球囊扩张(PTCA)治疗,依据用药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60例)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组(60例),对比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
作者:杨瑞峰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 2 CT血管成像与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 3 老年女性患者急诊冠脉介入后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
- 4 氨基酸盐温血停搏液诱导及末次再灌注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 5 老年糖尿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 6 血运重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 7 耳折对冠心病患者预测价值的研究
- 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心室颤动4例
- 9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呼吸系统围术期的护理
- 10 护理干预在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
- 11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瓣膜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 12 主动脉夹层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 13 频谱心电图与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对照分析
- 14 心肌肽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
- 15 吸入一氧化氮对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 16 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内源性纤溶活性的影响
- 17 小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 18 骨髓动员与细胞移植对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作用
- 19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26例临床观察
- 20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