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类医学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心血管病领域内科、外科、介入及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家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误诊误治、药械警戒、临床护理、综述等。《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10月创刊,刊号:ISSN1672-5301,CN11-5122/R,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0-123。10.00元/期,全年定价120元。欢迎单位和个人在当地邮局或《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3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22/R

邮发代号: 80-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5301
  • 国内刊号:11-51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及近期预后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AMI后VSR的患者7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近期(1月内)死亡率.结果73例AMI后VSR患者,前壁心肌梗死明显多于下壁、后壁,穿孔部位亦以室间隔心尖部常见.在梗死后1个月内有34例(46.6%)患者存活,39例(53.4%)死亡.与近期存活组相比,......

    作者:沈菲;苏晞;刘成伟;刘心甜 刊期: 2013- 03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特点与趋势,探讨PCI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完全性血运重建的12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I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动态血压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作者:曹婷婷;杨旭明 刊期: 2013- 03

  • 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7月的心衰患者72例,并分别按照NYHA及LVEF分组,对组间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按照NYHA分级进行分组的NYHAⅢ级组和NYHAⅣ级组组间谷丙转氨酶(ALT)、NT-proBNP、α-羟丁酸(HBDH)、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LVEF进行分组的重度心衰组和轻度心衰组组间ALT、谷氨酰胺基转移酶(GG......

    作者:李斌;郑刚 刊期: 2013- 03

  • 吸烟——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据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的得出的新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男性吸烟率为52.9%,吸烟者总数达3亿人;女性吸烟率为2.4%,吸烟人群达1260万人[1].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生活方式西方化及与城市化相对应的社会经济的变迁,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正在迅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作者:张虹;孙帅 刊期: 2013- 03

  • 肌钙蛋白诊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

    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调节心脏肌肉收缩的肌钙蛋白复合体组成之一,健康人血液中含量很低,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具有在血中出现时间早、灵敏度高、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被认为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作者:王博雅;刘鹏 刊期: 2013- 03

  • 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不能再生,可引发心室重构和扩大,终导致心力衰竭,成为心脏病致死的首要原因[1].目前冠脉再灌注治疗虽能挽救部分缺血心肌,但仍不能补充坏死心肌.因此,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虽然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然而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徐成胜;王志芳;沈正军;李火平;倪斌 刊期: 2013- 03

  • 黄芪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油红O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APS(0mg/L、10mg/L、20mg/L、50mg/L、100mg/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100mg/LAPS作用泡沫细胞不同......

    作者:郭静;王庸晋;燕李晨;王金胜;王治平;李启富 刊期: 2013- 03

  • 隐匿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出现显性预激综合征二例

    隐匿性房室旁路是指仅仅具有逆向传导功能的房室旁路,参与产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治疗国内亦有报道[1].显性旁道因其前向传导在窦律下即可显示心室预激,但有部分间歇性房室旁路的前向传导表现为间歇性,当不显示前向传导时心电图完全正常[2,3].现报道2例隐匿性房室旁路治疗成功后再次出现显性预激综合征.......

    作者:阳贻红;谢东明;刘海荣 刊期: 2013- 03

  • 孔式入路体外循环的概念及辨析(一)

    孔式入路体外循环(port-accessprocedure)的出现推动了心脏血管外科微创化的应用、普及.在临床工作及各种期刊文章中对port-access这一术语的应用、翻译甚至概念理解种类繁多,滥用、误用甚至错用的现象比比皆是,相关的术语有port-accessprocedure、EndoCPB、heartportsystem、闭式体外循环、密闭式体外循环、外周体外循环、经皮体外循环、血管内体外......

    作者:张建卿;王会娜 刊期: 2013- 03

  • 孔式入路体外循环的概念及辨析(二)——Port-access的不同插管方式及在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微创心脏外科从进入心脏外科领域到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心脏外科工作者理念的更新,以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都给微创心脏血管外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新的要求.近年体外循环的新观点、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尤其port-accessprocedure(孔式入路体外循环)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心脏血管外科微创化的推广和普及.以胸腔镜和机器人系统为代表的......

    作者:张建卿;王会娜;魏金聚 刊期: 2013- 03

点击排行